来自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多省农科院以及农业院校的专家齐聚一堂
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解永军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石元亮
施可丰各大区经理解析稳定性肥料推广难点
施可丰负责人展示液态加肥机操作流程
3月1日,由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研究所主办的2016年度施可丰稳定性肥料示范推广工作总结会议在施可丰总部所在地———山东临沂召开。鲜为人知的是,自2008年起,这一会议已连续召开了10年,风雨无阻。10年里的每个春季,来自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多省农科院以及农业院校的专家都会齐聚一堂,总结上一年稳定性肥料在全国各试点的成果及推广情况,研讨并部署新一年发展战略。
在稳定性肥料发展的10余年历程里,专家亲切地称它为“最适合中国农业的肥料”,国家对这一肥料的技术迭代和推广进展也一直格外重视。2014年,稳定性肥料曾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今年,随着中央“一号文件”对“化肥零增长”“绿色兴农”提出双重严格要求。面临肥料行业日渐白热化的竞争,10年迭代、久盛不衰的稳定性肥料如何应对?作为稳定性肥料领军企业,施可丰又作何布局?记者现场报道。
最实用:十年推广久盛不衰
自2002年,稳定性肥料在中国大面积推广使用,至今16年,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使用和研究稳定性肥料最多的国家。“可以说,稳定性肥料是目前最适合于中国农村经济水平的肥料。”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石元亮介绍,中国稳定性肥料中所用抑制剂的研发,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实现了革命性突破。从单一使用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到协同增效技术成功研发应用,大幅降低了稳定性肥料成本,奠定了稳定性肥料能够在中国长期站稳脚跟的基石。
其次,在中国农业不断扩大规模化经
营,以及劳动力缺失和成本骤增的多重趋势下,稳定性肥料符合农业生产需求,大幅简化农民操作。“抑制剂协同增效技术能够有效延缓尿素水解,控制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与传统肥料很难突破的33%氮肥利用率相比,稳定性肥料中氮肥利用率高达45%,甚至50%。同时,稳定性肥料中配以磷活化剂、增效剂综合使用,充分保证了肥料中养分能够以有效形态在土壤中存在120天之久。”石元亮表示,大部分生长期130天内的作物均可以通过稳定性肥料实现一次性施肥,极大缩短了工时。
稳定性肥料除本身所具备的优势外,在其走向壮大的过程中,国家层面对于稳定性肥料发展同样给予了格外重视。“十二五”期间,“稳定性肥料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被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年,稳定性肥料被科技部等13个部委列入“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2014年,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技术;2015年,被工信部列入化肥转型升级高效环保新型肥料。“根据全国稳定性肥料试验示范协作网在全国的长期监测数据,与普通复合肥相比,减少施用20%情况下,稳定性肥料依然可以实现增产15%甚至以上。在严重过量施肥的地方,甚至可以减少肥料用量30%以上。”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解永军表示,稳定性肥料节本增效明显,已经率先实现化肥利用率提高40%的目标,是非常值得发展和推广的一种肥料。
10年来,施可丰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尽心研发稳定性肥料。据悉,目前,施可丰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稳定性肥料生产商。得益于紧密的产学研合作,中国稳定性肥料获得了飞速发展。据解永军介绍,10年来,施可丰在全国已累计推广稳定性肥料约6800万亩。
树标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7-03-07/326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