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达0.2%~2.0%。自然界的氯,广泛存在于土壤、雨水和空气中“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张承林介绍说,“一方面,参与光合作用,调节植物细胞的渗透压;另一方面,参与细胞水合作用,活化多种酶系统,可调节气孔开闭;此外,还可以提高根系、茎秆及叶片抵抗真菌病害的能力。”
“实际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忌氯作物。一般认为是忌氯作物的烟草、柑橘、马铃薯等都需要适量的含氯肥料。”张承林举例说,柑橘和葡萄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氯化钾,不仅不会产生不良作用,甚至还会起到增产的效果。以色列的柑橘和葡萄都施用氯化钾为原料配制的液体肥。
既然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如此“给力”,为什么还会有“忌氯作物”的错误说法呢?原来,这一切都源自于翻译不当。
“忌氯作物的概念是一个舶来品,英语词源为Chlorinesensitivecrop,应译为对氯敏感作物,而不是忌氯作物。”张承林解释说,“再如,Boronsensitivecrop同样句式,译为对硼敏感作物。”
他进一步解释道:“汉语中,‘忌’是‘禁止、忌讳、避免’的意思。‘忌氯作物’的字面意思就是作物不能含氯,不能施用含氯肥料,将氯元素‘一棒子打死’,这是错误的。如果某些作物禁止施用含氯肥料,那么有机肥也不能用,因为有机肥就是含氯肥料。”
“大量试验说明,作物并不存在忌氯与非忌氯之分,只是对氯的敏感度不一样,这跟其他的营养元素是一致的。”张承林认为,“敏感”的词中之义是“慎用”,意指不合理施用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必须注意正确用法,并非说这个元素对作物是有害,必须禁止施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6-11-30/326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