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烟台众德王其选:变革重建 寻找蓝海


    对于农资行业来说,当下无疑是一个变革时代,无论我们所处的环境还是面对的市场,都经历着急剧的变革。一方面土地流转风起云涌,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也许不经意间,我们的公司甚至我们所处的行业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颠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如何重构自己的赢利模式,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

提升产品竞争力

化解市场不确定风险

    对于我们这种集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来说,当前感受到最大的经营压力,就是上下游市场的不确定性。

    一方面,上游原料市场供应不稳定,供大于求加剧了市场风险,给生产型企业带来经营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国家政策推动土地流转加速,这对耕作方式、农资销售模式及农业经营主体都带来巨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仅要花大量的精力去探索适应市场变化的经营方式,还要调整传统的销售渠道,在新的市场变局中维持市场份额。

    为了降低市场风险,众德集团以与国内大型原料供应企业合作为主,保证原料的平稳供应;在农资市场发展方向不明朗的情况下,我们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为主要措施,不断探索新肥料、新技术、新模式、新工艺,在继续做好现有国外优质环保知名品牌产品经营的基础之上,自主研发绿色环保、生态节能的新型肥料。

    对于新型肥料的探索,众德集团一直在坚持。

    2006年,众德集团明确提出:作新型肥料的引领者,致力于农作物的健康成长;2007年,与中科院合作开展涂层缓释肥料研发与推广,在玉米、棉花应用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3年,与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合作研发植物源生命因子;2013年,与国际缓释肥技术专家――山东农业大学张民教授联合开发新一代缓释肥项目。

    目前公司已有以纯天然植物原料为主生产的生物菌有机肥;拥有两项世界级发明专利、可降解包膜材料生产的包膜控释肥料;利用黄渤海牡蛎壳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土壤调理剂;生产添加腐植酸的生态螯合肥和“三控三效”的多功能长效肥等新型肥料。

    对新型肥料的拓展,一方面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另一方面这些新技术产品有利用于提升肥料利用率,可以减少化肥养分淋失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这些高效产品还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可以说,外部环境的激化会逼着企业去科技创新,从而闯出一条新路!

抛弃“大而全”

致力“小而美”

    在过去30多年里,农资企业一直走在规模扩大的道路上,企业的壮大带来了行业的成长,也带来新的问题――产能过剩。由于产能过剩,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利润率越来越低。我们了解到,有些大企业正在考虑把前几年收购的企业再卖出去。

    由于产能过剩,更多企业开始寻求差异化,但一些企业仅是炒概念,良莠杂陈,真假难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明显地感觉到,再按以前的固有方式经营,已远不能适应现今变化莫测的市场。怎么办?

    经过思考,我认为,对于我们这种中小型企业来说,差异化、特色经营才是灵活应对市场变革的有效方式。我们不能再去追求“大而全”,而要致力于“小而美”。

    最近几年,众德集团一直在探索延伸农业产业链,以及产品推广的新渠道和新模式。

    在农资产品和农化服务提供上,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加快,现代农民对农资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需要的是省工、省时、省心、省力的新型农资产品及其相关服务。众德集团在2004年就提出“测土配方、套餐施肥”的经营理念,给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套餐种植管理方案。同时,公司在新型肥料技术方面也不断探索。通过这种产品技术与施肥理念的双重革新,一方面保证农民收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把农民从繁重的田间劳动中解脱出来。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连连出现的“镉大米”“毒生姜”“毒豇豆”等事件正危及人们“舌尖上的安全”。作为一个农资企业,如何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保证人们能够吃到放心的农产品,不仅为农资企业提供了商机,同时也是一个农资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我也更进一步地意识到延伸农业产业链的必要性。从2010年起,众德集团开始探索向农资下游产业延伸,以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为合作对象,在为他们提供配方施肥套餐的同时,对基地生产的农副产品进行收购,在城市销售。“众德庄园”要做的就是这件事情,即以优质特色农产品经营为主,进而践行“营养作物、健康人类”的奋斗目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施肥 玉米 化肥 土地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