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棉种企业育麦种 看鑫秋种业如何“转调”


  5月29日,在泰安市举行的“泰山27”品种权转让签字仪式上,鑫秋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鑫签下了该品种生产经营权转让协议,这不仅是该企业在小麦领域获得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经营权的种子,也是其“转调”发展的重要标志。
  “当前棉花育种企业转型势在必行,但要转型成功,必须根据自身情况抓准关键点,鑫秋种业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值得棉种企业借鉴。”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解洪起如是说。
  科企联合,让企业“站在巨人的肩上”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种子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进行合作。
  “与泰安市农科院合作对公司意义重大,是我们进军小麦育种领域的重要一步。 ”李鑫对记者说。
  鑫秋种业之前长期致力于发展棉花育种,并在该领域取得了不凡的业绩。 2010年起,该公司拓宽了研发领域,加强对小麦育种的技术攻关,现有两个品种正在进行评定。而起步晚、经验不足成为了他们在小麦育种领域亟待补齐的短板。
  找一个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无疑成为一个好选择。泰安市农科院是省老牌农业种子科研机构,在玉米和小麦的种子培育方面有着较强的科研实力。企业转型需要高端科研技术,科研机构推广种子需要企业成熟的经营理念和推广平台,双方的合作让鑫秋种业在小麦育种起步阶段就“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转型期能否打开市场,关键看种子质量
  拥有科技含量高的种子是棉种企业转型的重中之重。 “如何在转型期打开市场,高品质的种子是关键。”李鑫说。
  在拥有500亩试验田的泰安市农科院试验农场,记者看到,麦子整齐排列在主干道两旁,长势良好……
  前段时间连续出现的大雨大风天气,导致我省多地区小麦出现倒伏现象,泰安市农科院试验田内的很多小麦也没能幸免,到处可见 “倒伏坑”。奇怪的是, “泰山27”试验田的小麦却未出现倒伏现象。
  “比起其他种子, "泰山27"的优势在于抗倒伏性强,从外观看"泰山27"的杆儿呈黄绿色,倒伏的麦子杆儿呈翠绿色,黄绿麦杆儿有更强的柔韧性。” “泰山27”的培育者钱兆国介绍说。
  不光是抗倒伏, “泰山 27”小麦种子还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这与它体内的 “青藏小麦”基因有着极大关系。 “抗寒、抗倒伏是农民种植小麦的核心要求,能做到这些,该种子值得推广。”解洪起表示。
  种子是育种企业的核心,身为国家 “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鑫秋种业更了解这一点。依靠高科技含量的种子迅速打开并占领市场,是该公司 “转调”的关键所在。
  现代化服务,助推棉种企业持续升级
  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民知识水平低、科技推广不到位,制约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解决上述问题,把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到实处,鑫秋种业围绕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机制,做了大量工作。
  从2006年起,该公司开始探索移动无线实时服务系统运营模式和技术,并在2008年投入实施。通过无线发射和有线传输相结合的方法,把网络延伸到了地头,实现了多个专家和各地农民多方远距离现场实时交流,突破了农技推广的最后一道坎儿,彻底解决了从室内到地头 “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同时,他们还开通了农业专家服务热线,将专家的建议制成宣传单、光盘,分发给各地经销商,再转发到农户手中;购置摄录编设备,开通网上远程诊断、培训、技术指导,棉农可通过经销商处的视频设备与公司连线,对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专家及时进行解答。
  “现代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是企业转型的有力支撑,我们把这些最新的服务运用到小麦、玉米种子的推广中去,可以开拓更多的市场。”李鑫说。
  编 后 话
  2008年以来,德州市棉花种植面积连续5年下降,年均降幅在16%以上。今年棉花种植面积为101.8万亩,比上年减少34万亩,下降25%。严峻形势下,我市棉花育种企业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突破困局,鑫秋种业的做法值得借鉴。(见习记者 于斌 通讯员 杨雪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种子 倒伏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