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食品安全

小作物也能串起“大链条”


  重庆荞麦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刘光德表示,良种还需良法配。“良种+良法”不仅促进了重庆市荞麦种植规模的扩大,扶贫效果也很显著。他告诉记者,去年重庆市在城口县推广“酉荞5号”新品种3万亩,良种率达80%,以一次性施肥、精量播种、绿色防控为核心的荞麦绿色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应用率达到90%以上。“我们在城口实施了以荞麦为主的特色杂粮产业三年扶贫行动计划,荞麦涉及1.17万户贫困户、面积3.73万亩,签订7元每公斤的收购保底订单,亩均纯收入1200元以上。”刘光德介绍。

  据悉,康保县品冠食品有限公司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流转6万亩土地种植荞麦,让贫困户每年都有租金可拿,同时在“恋人花”景区聘用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当安全员、保洁员、服务员,让他们有工资可领,免费为贫困户在景区摆摊设点提供便利,让他们有钱可赚,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通过荞麦产业带动脱贫的不只是河北康保县和重庆城口县,还有贵州和山西。据了解,贵州省毕节市以“四抓四强”模式发展荞麦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扶持带动贫困村203个、贫困人口11.56万人,产业脱贫取得了显著成效。

  

  做强深加工 提升竞争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荞麦在出口原粮的基础上,紧紧依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大力发展荞麦加工业,开发荞麦新产品,荞麦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但目前我国荞麦产业仍然存在着产量水平不高、发展基础不牢,以及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全国农技中心粮食作物处处长吕修涛坦言道。

  “好、难、小,这三个字是目前我国荞麦产业发展的现状。好是指品质好,健康效果好;难是指加工难,企业发展难;小是指规模小,产业影响小。”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首席科学家任长忠指出了我国荞麦产业的优与劣。

  任长忠认为,我国荞麦产业发展的途径要以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为引擎,引领大众化食品加工,满足大众需求;引领高值化食品加工,满足高端需求;引领三低化(低血糖、低血脂、低胆固醇)食品加工,满足特殊需求,从而形成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我国每年荞麦原粮、荞麦米、烤荞麦米等出口量20万吨左右,出口日本、法国、韩国、美国等近40个国家。2018年出口原粮2.8万吨,比2016年增加了近30%,出口创汇1500多万美元。王莉花认为适当增加荞麦生产可以扩大荞麦出口,提高种植收益、国际占有量和竞争力。

  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同时技术也要跟得上。王莉花介绍,近年来由于我国荞麦脱壳技术的解决,荞麦脱壳机械的研发生产,使得我国荞麦的加工和由荞麦做成的荞麦茶得到很大发展,荞麦米和荞麦茶作为我国一种荞麦新型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不仅促进了荞麦米和荞麦茶的出口,而且促进了荞麦粉的工艺改革。

  吕修涛认为,当前需要明确发展荞麦产业的原则路径,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科研、生产、加工等多部门协作攻关,加强荞麦规模化生产、规范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推进多功能化开发,扩大对外出口,不断推进荞麦产业稳步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作物 核心 干旱 休闲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