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土地肥到家,捏把泥土冒油花。一两黑土二两油,插根筷子也发芽。”
这是第一批垦荒者对北大荒黑土地的由衷感叹。黑土是世界公认的最肥沃土壤,我国东北地区则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但多年来“用养脱节”,导致东北黑土地土壤退化,难复“当年之勇”,给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潜在威胁。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在东北四省区积极实践的基础上,2017年,农业农村部会同多部委编制《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为保养好东北黑土这方“金饭碗”绘就了时间表、路线图。
日前,东北黑土地保护高端论坛暨第五届梨树黑土地论坛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聚焦保护性耕作这一被世界各地实践证明对保护黑土地有明显效果的技术路径,与会专家领导从不同角度建言献策,以期实现在保护中利用、利用中保护黑土地,夯实粮食安全基石,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可持续的美好愿景。
变革耕作制度,给黑土地盖上保护的“被子”
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1/4,调出量占全国1/3,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黑土地的形成极为缓慢,自然条件下,200-400年才能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而如此宝贵的资源正在加速流失。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张旭东介绍,与开垦前相比,黑土层平均厚度由50-60厘米下降到约30厘米,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含量下降50%-60%,退化问题十分严峻。
“导致东北黑土地退化的元凶,是传统耕作制度带来的一系列‘用养脱节’问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图生指出,这些问题包括农田养分入不敷出导致地力下降,作物种植方式单一降低了农田生态系统缓冲性能,以垄作、翻耕为主的耕作技术加剧了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结构破坏等。
解决黑土地退化的关键,在于耕作制度的变革,应从掠夺式开垦向保护性耕作转变。尽管保护性耕作这一发源于上世纪30年代的耕作技术,在不同国家推广的起因不同,但由于其保水保土、节本增效等多重效应,逐渐被众多国家所接受和推广,还被评为二十世纪改变世界的十大农业工程技术之一。
“所谓保护性耕作就是在地不翻耕、地表有秸秆覆盖的情况下,直接少免耕播种,俗称‘懒汉种地’。”农业农村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主任李洪文向与会者展示了作业照片,只见一片玉米地里,横七竖八地覆盖着秸秆。
“少动土才能少失墒,才能保证土壤自我恢复。实施保护性耕作,相当于用秸秆给耕地‘盖上被子’。”吉林省副省长李悦打了个比方。从2001年到2016年,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德惠市米沙子镇进行的试验监测显示,一公顷秸秆还田,相当于补充钾肥60公斤、氮肥200公斤,形成0-5厘米有机质积累。
保护性耕作对黑土地的保养作用,黑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永康也深有体会:“我们把这项技术模式作为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的重要建设内容,通过保护性耕作,旱作区可减少地表径流量50%-60%,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
蚯蚓多了,这是吉林省梨树县县长郭志勇对土地变化的直观感受:“通过推广保护性耕作,每平方米土地的蚯蚓数量增加到120多条,是常规垄作的6倍。”
“保护性耕作能从根本上起到改良土壤、提升地力等级的作用,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常年关注黑土地保护的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认为,采取这项技术,土壤侵蚀至少降低90%以上,有机质含量增幅达10.6%;实施5年以上的地块,普遍可减少化肥施用量15%-20%,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状明显改善。
增减之间,实现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双赢
秋收时留下地里的秸秆,春播时通过免耕播种机打碎……吉林省梨树县梨树镇八里庙村种粮大户卢伟采用保护性耕作十多年了,一笔经济账算得明明白白:与传统垄作相比,免耕农作的环节从7个减少到3个,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每公顷增收1500元。2015年严重干旱,别人的耕地大幅减产,他地里每公顷产量还比常规种植方法提高了5%。
2007年起,中国科学院牵头在东北黑土区开展玉米秸秆覆盖少免耕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应用推广工作,卢伟就是首批受益者之一。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8-26/201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