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食品安全

如何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目前,全国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超过10万个,占食用农产品商品量的40%。农业部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马爱国表示,要稳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积极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热作标准园、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示范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推行生产全程控制,加快推进全国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总体上看,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从生产环节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着力形成全程有效监管

  我国农产品品种多、种类丰富,从农田到餐桌供应链条长,运用技术复杂,加之农产品品质和规格不易统一,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必须采取针对性监管措施,形成全程监管链条

  过去相当长时间内,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分散在农业、卫生、质检、工商、食药等多个部门,不利于形成有效监管。2013年,国家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管主要由农业、食药两部门负责,规定农业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至此,农业部门的监管链条从田间地头延伸到农产品收购、储藏、运输环节,新增畜禽屠宰环节监管职责,还承担着大部分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任务。

  按照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但长期以来,农业的主要任务是保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基础相对薄弱,越到基层力量越弱。2013年,国务院印发指导意见,对地方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划转、机构改革、责任落实等提出了统一要求。不久前,国办通知再次强调,要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县、乡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范围,明确考核评价、督查督办等措施。

  “目前全国所有的省级农业厅局、60%以上的地市、近一半的区县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97%的涉农乡镇都已挂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所。”马爱国说,今后要以主产区、优势产区、农牧渔业大县为重点,以菜篮子产品为重点,以社会关注度高的产品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全程监管。

  如何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马爱国表示,解决农兽药残留超标,关键是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兽药,推进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民科学用药水平。针对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要靠加强监管,实施严打,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于产地重金属污染,必须立足治理,减少污染,同时重点地区要在普查的基础上主动调整品种结构。对于假劣农资问题,既要“堵”,严格生产经营准入条件,强化大要案查处;又要“疏”,大力推行定点经营、统一配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规范市场秩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残留 标准化生产 化肥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