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食品安全

建立从田野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链


——关注“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之二本报记者 罗芸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食品是以可食性农产品为原料。而这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涉及从田野到餐桌的多个环节,其中任何一环节出问题,“吃得放心”就将是句空话。

今年以来,我市在食品安全方面频出重拳,提出要“把重庆打造成最安全的食品生产基地和消费城市”。构建从田野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链,成为实现目标的根基。

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则表明,建立食品安全链条,一方面要提高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近日,市长黄奇帆提出:“转变生产方式,打造农产品安全产业链,建立产加销、农工商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对食品安全生产进行全程管理。”表明重庆将在这方面强化监管的态度和决心。

四大环节

农产品从田野到走上餐桌,一般要经历生产、运输、加工、销售四个环节。

“食品安全风险,存在于各个环节。”中国卫生监督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同刚表示,每一个环节,都将影响农产品最终的质量安全。

由 市农委进行的一项为时近一年的研究发现,在四大环节中,生产环节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而小户经营、分散生产的模式,往往使质量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而这种隐患肉眼往往难以辨别。像“毒豇豆”,就是在生产中施用了违禁农药,造成农残超标;“健美猪”则是在饲料中违规添加“瘦肉精”,危害了消费者健康。 在运输、加工和销售环节,由于设施缺乏或落后、操作不规范等原因,也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农产品的新鲜度或质量安全。

此外,一些不法分子有意在农产品生产的后续环节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这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以及对社会产生的恶劣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就是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造成婴幼儿肾结石,成为近年来我国影响最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目前,我市蔬菜、猪肉、牛奶等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全国排名靠前,但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经营模式、监管体制等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就难以得到长远保障。”市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黄君一说。

步步为营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大面积、长周期、反复出现的问题。”市长黄奇帆曾表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生产力体系入手,建立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

今年9月上旬,我市密集出台了三个重要文件,对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如何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作出规定,从而确保群众能吃到“放心农产品”。

生 产环节的安全,为农产品最终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源头保证。在这个环节,我市提出做好“三化”:抓好农业产业化,加速实现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 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自然农户”向“法人农户”的转变;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的扶持,实施以保障安全为核心的农业品牌化战略。

在产后环节,我市则将着力推进安全农产品流通、经营网络体系建设,大力推行全程冷链运输,保障物流环节安全;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城市社区、超市、农贸市场设立专(直)营店或销售专柜、专区,让放心农产品通过最短的链条进入市民家庭。

紧实链条

10月12日,武隆县双河乡荞子村,村民黎天元忙着将莲白装车。作为合兴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成员,黎天元种出的所有蔬菜,将由合作社运到主城,在鲁能星城、红旗河沟等合作社开辟的几个蔬菜直销点销售。

“我们的卖价与超市持平,但去掉了中间环节,菜农每公斤可多得至少5分钱,而市民也可以吃到正宗的武隆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合兴说。

从田野到餐桌的链条过长,难免“节外生枝”。合兴蔬菜专业合作社这种从产地到销售点的经营模式,因为紧实了从田野到餐桌的全过程,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因而在我市得到大力提倡。

“我 们的食品企业散、小、乱,一个方面出毛病,整个链条就会出问题。”近日,在谈到关于建立保障食品安全长效机制时,市长黄奇帆说,“我们在食品安全的问题 上,不能再用小生产的概念来满足大规模城市生活,必须改变目前食品分割、涣散的生产格局,打造农业、流通、加工、销售、上中下游一体化的运行模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检测 生产基地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