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范小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


  第五是开发扶贫。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政府扶贫济困主要是通过民政部门和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村贫困群体给予救助。1986年以后,我国政府提出开发式扶贫的方针。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可以通过扶持和自身努力摆脱贫困的客观实际,不断推动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1986年到1993年,我国绝对贫困人口从1.25亿减少到7500万,贫困发生率从14.8%下降到8.2%。1994年―2000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3209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5%。《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将扶贫开发工作任务从解决温饱调整为解决温饱与巩固温饱并重,工作对象从绝对贫困人口调整为绝对贫困加低收入人口。到2006年,我国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3%,低收入人口从6213万减少到3550万,低收入贫困发生率从6.7%下降到3.7%。

  第六是自力更生。开发式扶贫与救助式扶贫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要通过扶持,使有劳动能力的穷人获得发展能力,走向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因此,我们始终提倡不等不靠,动员群众积极依靠自己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积极推行参与式扶贫的理念和方式,通过民主管理和民主参与,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增强他们参与相关工作的积极性,焕发其自强自立,自我发展的热情。目前,“参与式”整村推进正成为推进工作的主导方式。

  第七是科学发展。扶贫开发不但要全面发展,还要科学发展。即不但要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还要重视科教文卫事业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人的素质;不但要进行资源开发,还要控制人口增长,实现资源、人口和环境良性循环。十六大之后,党中央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而提出“两个趋向”的发展论断,制定“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扶贫开发事业的宏观背景发生深刻变化。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路水电气等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低保等公共事业投入有较大提高。2004年以来,农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减少的速度较之此前进一步加快。2001年―2003年,绝对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03万,低收入人口年均减少198万;而2004年―2006年,这两项年均分别减少250万和689万。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一个新的大扶贫的格局正在形成。

  很显然,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开发扶贫、自力更生、科学发展这7个方面已构成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进程中,这些基本经验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虽然我国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必须清醒看到,消除贫困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国的扶贫标准还很低,即使按照现在的标准,目前还有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5700万,占农村人口总数6%。同时,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还在扩大。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同时存在。解决温饱、巩固温饱和缩小差距、构建和谐的任务都摆在我们面前。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并对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提高水平、提高标准的新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扎扎实实抓好落实。在新形势下,我们一定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扶贫开发基本经验,为努力消除贫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作者 范小建 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科学发展观 群体 农民群众 总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