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通过宣峰了解到,合作社从2018年转向绿色粮食生产,今年合作社7168亩粮田都通过了绿色认证。为了绿色发展,合作社舍得用好的有机肥,一开始用羊粪,成本不低,今年终于用上了管道粪水,距离养殖场较远的地块由第三方使用槽罐喷洒车喷洒,省了化肥又提高了大米品质,社员们很高兴。
种植业者呼唤粪水,养殖业者也呼唤找到液体粪水的出路。去年上海松林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金山区廊下镇建起了8万头规模的养猪场,以此扩大松林田园鲜猪肉产能保障上海猪肉供给。该猪场虽然建在野外,为粪水找出路仍然成了公司董事长王龙钦的重点工作,在金山区、廊下镇农业农村部门的协调下找到了循环利用模式,他才松了一口气。
金开(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者同样松了一口气。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主营中高端蔬菜,因此,该公司对产品质量有内在的追求,喷施液体粪水是少不得的。该公司为位于廊下镇光明村的507亩基地配备了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苦于养殖场液体粪水一时达不到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要求,只能通过自家槽罐车运输喷洒,进出养殖场和种植基地都很麻烦。松林公司主动为金开农业提供了一套储罐设施,并全程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粪水及运输服务后,粪水通过金开农业的水肥一体化系统自动喷洒,公司因此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水肥一体化设施的使用效率。
“除了松林公司的粪水还田模式,金山区也探索出了第三方服务液体粪水喷洒特色林果、优质水稻的还田模式,这些探索,应该说很好地回应了种养业者高质量发展的呼声。”金山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孙利说。
构建“大循环”疏通“肠梗阻”
“根据崇明区的定位和现有的种养业布局,迫切需要实现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这需要大力提高设施装备水平,以此提高第三方服务能力,不然,很难。”针对崇明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探索实践,崇明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黄卫峰直抒己见。
农业农村部把上海列入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后,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决定在崇明区、金山区、嘉定区以及光明集团设立试点示范区,共涉及每年近100万吨液体粪水还田,崇明区生猪、奶牛养殖量大,液体粪水还田压力最大,而且,这些粪水基本用于浇灌水稻,措施不当、浇灌不匀很容易导致水稻产量受影响,因此更加依赖第三方的规范喷洒服务。
崇明区有难处,金山区、嘉定区也各有各的难点,这些难点造成上海规模化养殖场液体粪水得不到资源化高效利用的“肠梗阻”。为了真正通过种养循环解决养殖业最烦心的液体粪水出路难题,统筹协调该项试点工作的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种植业处一开始就明确了种植业、养殖业联手破题的思路,以因地制宜探索多种模式为抓手,形成“大循环”,疏通“肠梗阻”。
记者发现,在每一个绿色种养循环试点示范区,都竖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实施地点、实施规模、试点目标和技术模式。领导小组组长一律是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分管种植业的副主任,专家指导组组长则来自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也就是说,从组织层面保障了试点示范区的破题探索。
记者分别了解了共计20万亩试点示范区的试点目标和技术模式,这些试点目标和技术模式十分符合上海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高水平发展的要求。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建立起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因地制宜的还田模式;依托畜牧、农艺等专家力量,化解液体粪水处理不达标、粪水和化肥施用不匹配等问题;提升液体粪水出厂质量和施用的标准化、精准化、科学化;配套还田设施设备,组建服务队伍;通过台账记录并形成监督评估办法。
“通过试点破题,上海完善了以大循环疏通‘肠梗阻’的理念和思路,认识到现阶段财政资金引导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不可替代性,希望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李建颖说。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1-22/339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