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玉米高产育种路上的跋涉者


  “路是人走出来的,事是人干出来的,只要肯钻研,就能出道道。”李登海和年轻的伙伴们商量,决定从抓三件事入手:一是加强刻苦学习,钻研农业科技;二是进行土壤分析,改革耕作制度;三是大力引进良种,进行丰产实验。

  当务之急是下功夫攻克农业科技知识先天不足的难关。

  “头三脚难踢,不付出艰辛努力根本不行!”李登海借阅大量有关书籍,购买、订阅了十多种有关农作物育种和栽培的书籍报刊。他把书刊装在口袋里,工前工后,田间地头,哪怕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也要见缝插针地翻开看上几眼。有时走路也在琢磨,有人喊,他都听不见。晚上在煤油灯下学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一天晚上他竟搂着书睡着了,睡梦中碰翻了燃着的油灯,枕头、被子都着了火,差点引起一场火灾。

  几年间,他学完了《遗传育种》《土壤肥料》等十几种基础理论书籍,写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实验记录,整理了20多项有关育种、栽培、肥料等方面的实验材料,逐渐在农业基础理论方面开始入门。

  搞科研不能光在“纸上练兵”。

  李登海带领一帮青年搞起了小麦、玉米、花生三种农作物的管理栽培。经过在试验田里无数日夜的劳作,农科队丰产田里的玉米产量一举突破了500公斤大关,村上大田里的小麦、玉米、花生产量也都有了明显提高。村里那些对他们斜眼看待的人开始改变看法:“李登海这帮小青年,还真有点门道,行,有出息!”

  这时,李登海得到了一个信息:省内外许多科研部门,都在为夺取玉米750公斤的高产而攻关。他心动了:“咱也加入这个培育玉米高产的冠军赛,怎么样?有了好种子,就能多打粮。咱想办法搞点好种子,说不定就能把产量搞上去。”农科队的伙伴们都赞同李登海的看法。可四周八县跑了个遍,他们也没找着能打700公斤的玉米种。

  “现成的良种找不来,咱自己攻关行不行?”李登海的“犟劲”上来了,“啥事一旦让我瞅准了,就非干到底不行!”他啃书本,搞实践,向内行学,千方百计提高玉米产量。

  1974年,李登海得到了去莱阳农学院(现为青岛农业大学)深造的机会。在这里他遇到了“伯乐”——刘恩训副教授。刘恩训送给李登海20粒来自美国的分离自交系基本材料“XL80”,说上一年种植试验表现抗病性强,对大小叶斑病基本免疫,丰产性状也好,让他回去试试,可能有希望。

  拿到这20粒种子,李登海如获至宝。当年5月,他把这些金贵的种子一粒一粒点种到试验田里,从小苗出土到收获,他几乎天天泡在田里观察、记录。

  这样的试验连续做了几年。终于在搞了4000多个组合、考察记录了50多万个数据后,分离选育出“掖107”这个比较理想的玉米自交系。并且在不断分离的“XL80”系统里,出现了高配合力和高产的株系。

  1978年秋天,为了加快育种步伐,李登海决定到海南岛去加代育种。他和伙伴们吃着从家乡带去的萝卜干,住在四面透风的草棚子里,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除虫锄草、田间管理,哪一样都比家乡的“三夏”还要忙、还要苦。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收获了3.6公斤的“掖107×黄早4”(定名“掖单2号”)玉米良种,种在家乡后邓村的土地上。1979年,“掖单2号”夏玉米亩产达到776.9公斤,这是我国第一个亩产超过700公斤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

  李登海的第一个育种目标实现了!

  

  在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上风雨兼程

  李登海玉米育种的脚步非但没有停歇,还越迈越快、越迈越大。他坚持每年都有五六个月驻扎在海南岛,在南繁基地摸爬滚打,以一年三至四代的育种速度,开辟着中国玉米育种的创新事业。

  为了育种事业,李登海“豁出命来”苦干实干。

  育种试验田是他的“心尖尖”,种到地里的种子破土了,他每天都要跑到地里看好几次,给玉米套袋时在田间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多年操劳,积劳成疾。有一年南繁育种期间,李登海到陵水县城买东西,傍晚回到基地,就急匆匆跑到育种田去看他的“宝贝”。谁知两头水牛把地里的玉米苗啃食、踩踏得一片狼藉!李登海脑袋“嗡”的一声,两眼一黑,一屁股坐到地上,一个大男人哭得撕心裂肺。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一听到牛叫就头疼欲裂……

  为了育种事业,李登海敢闯敢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种子 小麦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