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张锦辉:援外情怀 一生不改


  开栏的话:1959年,中国向当时刚刚独立的几内亚政府无偿提供粮食援助,拉开了中国农业援非的历史序幕。60年来,中国向非洲国家派遣了大批农业专家,实施了大量农业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为非洲国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代又一代农业援外专家前赴后继、去国别家,奋战在中非农业合作第一线,传授中国先进农业技术,浇灌中非友谊之花,用青春和热血践行“真、实、亲、诚”的外交理念,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丽新篇。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即将于12月召开,本版特开设“中非农业合作·援外专家风采”专栏,讲述他们的动人故事。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近老一辈援外专家张锦辉。

  

  

  

  

  张锦辉(中)与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的年轻人分享援外故事。资料图

  从索马里、斯里兰卡到土耳其,上世纪70-80年代,张锦辉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献给了中国农业援外事业。如今,这位78岁高龄的老人已是满头华发,要靠着助听器才能听清记者的话,但谈起近半个世纪前的援外经历,老人的眼神依然闪着熠熠光彩。

  

  任务

  张锦辉1966年从厦门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农业部外联局工作。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并没有太多的外事工作可以做。不久,张锦辉像当时的很多同事一样,被安排到河南省西华县的五七干校学习。

  1971年冬的一天,张锦辉突然接到部里通知,让他立即回北京,“有出国任务,去给索马里乔哈水稻烟草试验站的农业援外专家组当翻译。”

  “那时候的心情真是又激动又担忧。”令张锦辉感到激动的是终于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做点实事,担忧的是在整整5年的政治学习和劳动锻炼中,他一直没有机会接触专业书籍,担心自己不能很好的胜任这个重要任务。

  出国前的准备时间只有3个月。“那时候不要说农业专业英语书籍,就连英汉词典都很难买到。”为了尽可能迅速地提升专业能力,张锦辉拿上一个小本子去向部里从事外事工作的老领导、老同志请教,把他们多年来一点点积累在小本子上的专业词汇抄写下来,每天晚上回到家学习到深夜。那挑灯夜战的3个月纵然辛苦,却是张锦辉大学毕业后最快乐充实的时光。

  1972年2月,张锦辉踏上了去往索马里的旅程。“从北京出发的航班上差不多有100位乘客,除了2个外国人,其余几乎都是到非洲各国参与援外工作的中国人,但到索马里的只有我一个。”

  搭中国民航转巴基斯坦航空,再转阿联酋航空,辗转多国,张锦辉终于站到了炎热干旱的东非大地上。“2月的北京还是冬天,穿着厚厚的大衣,在索马里穿着衬衫都嫌热。”

  从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机场到试验站约90公里,在2个小时的车程中,眼前的情形让张锦辉感到震惊:“沿途都是泥巴糊墙、茅草屋顶的房子,当地人身上也没件像样的衣服,很多都是身披一块粗布。来接我的试验站同事告诉我,很多牧民连草房子都没有,晚上就跟牧主的牛羊一起睡在干旱的草原上。”张锦辉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做最大努力。

  当时索马里居民的主要食物只有玉米。“他们的种植技术非常落后,没有农机,甚至没有耕牛,唯一的农具就是锄头。雨季的时候,用锄头在地里挖出一个个小坑,撒下玉米种子,浅浅掩埋后,就等着旱季收割。没有任何田间管理,不施肥、不除草,产量极低,粮食不能自给。”

  为了帮助索马里百姓丰富食物品种、改善生活条件,中国政府于1969年建立乔哈水稻烟草试验站,并派驻8位农业援外专家,分为水稻组和烟草组,主要任务是开展水稻和烟草种植试验,并帮助当地农民掌握种植技术。“我是这个试验站的第二任翻译,主要负责专家组跟当地政府和百姓的沟通交流。”

  

  苦乐

  张锦辉到索马里的第二天就领教了酷热天气的威力。“我穿着短袖衫跟着组长在烟草试验田里工作了大半天,第二天裸露在外的皮肤就因晒伤而开始大面积掉皮。”从此不管多热,张锦辉都知道要戴上帽子、穿上长袖。“可是当地人好像就不怕晒呢。”老人微笑着谈起往事,曾经的艰苦经历在40多年后的回忆里似乎都变成了趣事。

  蚊虫的叮咬是来自非洲草原的第二个威胁,“这会感染疟疾、登革热和血吸虫。”尽管到达非洲以后都会服用预防药物,下田的水稻组专家也会穿上防护服,但防不胜防,肆虐的蚊虫依然让一些援外专家感染了疾病,“连续的高热好几天都不退”。此外,时常出没的鳄鱼、河马等野兽也让专家们在外出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尽管面对种种危险,但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大家都觉得能代表中国来援助非洲朋友是特别自豪的事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烟草 干旱 粮食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高峡出平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