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合力续写协同发展的农科新篇章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蓝图正在持续擘画。在农业领域,自2016年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以来,按照高层次、大格局、宽眼界的标准,深入整合三地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显著推动了京津冀区域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蓝图上笔墨浓厚的一卷精彩篇章。

  光阴如梭,硕果累累。为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部署下一步工作安排,10月15日,2019年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工作会议在河北省昌黎县召开。来自京津冀地区的农业部门、农科院、企业、高校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代表,汇聚一堂,通过报告交流、发言互动、查看基地等多种形式,展现了联盟工作的成效。

  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表示,一年来,联盟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围绕提升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服务乡村振兴,发挥各自学科、人员、资金、技术等优势,携手开展联合攻关,从共谋项目、共建平台、共享基地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共谋共商,提升协同创新水平

  一年来,联盟以实施重大创新任务为抓手,通过共谋合作项目,共同开展研究,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激发了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实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提升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服务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科技支撑。

  专项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新投入1750万元,为三地在农产品优质安全、节水农业、农业生态、资源高效利用、智慧农业等领域开展协同攻关和试验示范提供了稳定保障;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积极争取市财政350万元,与承德市农科院共建津承绿色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试验示范基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投入295万元,围绕京津冀绿色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区域内重大问题,设立7个财政项目,有力推动了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发展。

  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取得进展。各成员单位对接国家及京津冀三地的农业科技与产业发展需求,通过联合申报项目,积极争取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其中,北京农科院牵头争取到“京冀反季节平菇和香菇高效生产技术试验示范”等多个京津冀项目,深入推进了“京津冀设施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控技术示范”等近20个在研京津冀项目的实施,为联合联盟成员单位争取各级区域创新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重点领域联合攻关成效明显。多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顺利实施。其中,“小麦玉米主产区氮磷淋失阻控技术与产品研发”项目,建立综合技术体系4套、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等,实施效果明显;“京津冀设施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控技术示范”项目,取得多项重要阶段性创新成果,研究形成了设施生产氮磷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天津农科院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特色果品溯源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研究成果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共建共管,完善协同创新平台

  一年来,联盟通过创新机制,进一步整合区域内资金、人才、技术等科技资源,积极推进京津冀联合实验室、分支联盟以及区域创新团队等不同层次的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工作。

  科技平台共建共享稳步推进。完善了京津冀农业资源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果蔬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盐碱地生态植被修复4个联合实验室建设,加强了京津冀果树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分支联盟、创新团队以及创新基地等建设,协同开展了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其中,“京津冀滨海盐碱地生态植被修复联合实验室”,在唐山市曹妃甸区开展大规模耐盐植被生态修复试验,取得初步成效,为盐碱地植被筛选应用和耐盐苗木育种提供了简单可行的技术方案;“基于物联网的设施番茄病虫害自动预警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项目,在河北赵县农业科技园区创建了试验平台,示范展示了水肥一体化技术。

  各级各类对接合作更加紧密。进一步加强了区域内农业技术推广、地市农牧局等政府部门,地市农科院及涉农企业在多个领域互惠合作,携手打造了一批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高地。其中,顺鑫控股与北京农科院等单位合作通过审定玉米品种14个,近3年在京津冀地区推广玉米品种累计达300万亩;北京首农食品集团在河北省投资了50个项目,总投资230.72亿元,为张承保地区对口帮扶和区域种养殖及加工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玉米 品种 植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