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让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做好民族工作,要坚决打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

  民族地区是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最难啃的硬骨头: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11个位于民族地区或包含民族自治地方;全国120个自治县(旗),有85个是国家级贫困县;中央确定的深度贫困“三区三州”都在民族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关心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看望慰问时强调:“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

  为打赢这场硬仗,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

  在大凉山腹地,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彝族贫困户家里,和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围坐在火塘边,谋划精准脱贫之策,指出要引导广大村民学文化、学技能,提高本领,还要移风易俗,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序开发民族地区特色优势资源,提高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层次,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历史反复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各民族、解放各民族、振兴各民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空前的大团结。

  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民族地区才能告别过去的贫困落后。只要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势力能够撼动我国和谐民族关系,我国民族团结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

  党的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需要一大批民族地区的好干部。“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民族地区好干部的标准,同时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优秀的要放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

  高瞻远瞩,举旗定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我国民族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开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思想引领。

  

  春风化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少数民族群众,鼓舞各族儿女奋发图强、共奔小康

  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温暖大家庭,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都能感受到来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

  多次深入民族地区为发展把脉问诊,通过多种方式同各族各界人士交往交流,诚心诚意跟少数民族群众交朋友……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着少数民族群众的冷暖安危,带头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衷心爱戴。

  少数民族群众的奔小康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

  去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大凉山腹地的四川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走进贫困家庭,同主人亲切拉家常,询问生活过得怎么样,发展什么产业,收入有多少,孩子有没有学上……

  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来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走进土族贫困户吕有金家,强调新村建设要同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同保护民族、区域、文化特色及风貌结合起来。

  在广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辩证指出,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边境建设搞好了,民族事业发展了,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是极大促进。这几项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要一并研究、同步推进。

  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

  “咱们新疆好地方,民族团结一家亲”,在给库尔班大叔后人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库尔班大叔的后人同乡亲们一道,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模范,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

  “做民族团结工作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来自西藏林芝的格桑旺久,曾作为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现场聆听过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石榴 生态保护 总结 林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