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70年前那个欢腾振奋的秋日一样,今秋的华夏九州格外晴朗亮丽,山河壮美,五谷丰登。田畴中、大棚里,山林间、高原上,到处雀跃着自然的芬芳,荡漾着欢庆的喜悦。
今天,当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接近民族复兴目标时,凝眸回望,我们禁不住感叹:那最深沉的力量、最扎实的根基、最坚实的底色,都来源于——中国农业。
(一)
看今日之世界,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沉着应对、发声有力,底气首先源之于中国农业用不足世界10%的土地资源养活世界20%的人口创造的奇迹。70年来,中国人终于赶走了曾经千百年挥之不去的饥饿梦魇,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奠定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稳固根基。
作为带动民族腾飞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起步阶段也有赖于农业的支持。新中国成立最初几年,农业收入一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40%,正是依靠农业“乳汁”的哺育,新中国从“一穷二白”的起点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解决了国家建设与发展原动力问题。时至于今,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农业的贡献不可磨灭。农业是奠基石,支撑起经济社会的高楼大厦;农业是压舱石,保持了大国航行的波澜不惊。
(二)
中国农业的完美答卷,是在70年间不断进取不断拼搏中取得的。
河南林县兴修红旗渠改善水利条件的壮举,或许最能够充分体现这种进取与拼搏精神。20世纪60年代末,国外媒体报道,卫星发现中国的太行山上增添了一条“水长城”,说的就是红旗渠。19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建设是中国农业克服自身先天不足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耕地面积不足、耕地质量偏低、资源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发的自然条件,在机械设备、资金技术极其缺乏的状况下,各地持续开展以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改造坡耕地,改良土壤,营造农田防护林,兴修农田水利等为内容的农田基本建设,为搞好农业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然在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有了淠史杭,农业多收粮,战胜干旱显威力,灌区变成米粮乡。”淮河流域的淠史杭灌区就修建于这个时期,安徽、河南两省340万亩农田实现了自流灌溉,昔日赤地千里的贫瘠之地变成了如今的鱼米之乡,时至今日,依然是全国重要粮食主产区。今天,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48,一半以上耕地实现了旱涝保收。
黄淮海平原曾是我国盐碱地最为集中的地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人将治碱和水利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旱涝碱综合治理模式。到80年代,这里更是成为了我国的商品粮主产区。无论是改造中低产田、盐碱地的内涵式开发,还是不断垦荒的外延式扩大,都记录下了中国人为增加优质耕地面积做出的不懈努力。
历史上的中国农业,曾面临蝗虫连年起飞成灾、小麦条锈病爆发蔓延、棉铃虫肆虐为害,几乎“束手无策”。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求索实践,一套科学有效的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体系已经逐步建立起来,彻底告别了大面积的重大生物灾害频发局面。
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成就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畏艰难、努力奋斗的进取精神,引领中国农业闯出了一条自身弱质条件不断改善优化的发展之路,为中国农业走上腾飞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中国农业的完美答卷,是在70年间不断完善农业生产体制机制过程中取得的。
1950年,中央政府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至1952年底,3亿多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农民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生产热情空前焕发,农业生产也出现了连年增产的好形势。
然而,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不少小农户无力经营,刚分到地就面临再次失地的危险。互助组、合作社开始发展起来之后,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随着合作化运动越演越烈,以及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等产生越来越多的消极影响,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走上了极端,难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到人民公社后期,已经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9-25/202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