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卫生健康发展最大、最直观的成就是什么?看似抽象,实则简单,那就是:中国人的寿命更长了!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已达到77岁,处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虽然这是全国平均数字,但在这个全国数字里农村的贡献份额还是很大的,因为相较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缺医少药”的全国平均情况,农村的情况要比城市更糟,所以70年来卫生健康领域在不断发展提高全国水平的同时,还不断地努力来填平农村卫生健康这个“洼地”。
让农民“看得上病”
近日,记者来到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龙山分院渚山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即渚山村卫生室。
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座又大又亮的建筑,取药厅窗明几净,输液室里四五个村民正在输液,无论是外建筑还是内结构,都不逊于大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诊室里,村民高翠祥正在量血压,因为家人中有高血压,他最近也感觉有些不舒服,所以特来检查一下。给高翠祥看病的大夫叫李光男,是来自县人民医院的专家。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确定医改总目标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近十年来,中央累计安排预算内投资276亿元,支持19377个乡镇卫生院、94082万个村卫生室和16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设置36461个乡镇卫生院、62.2万个村卫生室,基本实现每个县都有县医院和中医院,每个乡镇都有1所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都有1个村卫生室,80%以上的农村居民15分钟内就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
截至2018年底,乡镇卫生院人员从2011年的116.6万增加到2018年的139.1万人,村卫生室人员从2011年的128.4万增加到144.1万人。
让农民“看得起病”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是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53年前,在一个群山环抱、地理位置十分闭塞的贫困山区——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乐园村,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1966年冬天,乐园村爆发了麻疹、百日咳,村里先后有两户人家的孩子去世。当时在乐园村行医的“赤脚医生”覃祥官看到了村民们面临的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合作医疗制度。农民每人每年交1元合作医疗费,每次看病只交5分钱挂号费,吃药就不用再交钱。
两年后,乐园村的合作医疗试点开始在全国推广,惠及了亿万农民。随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积累了丰富经验。2003年开始,在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我国开始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当年新农合覆盖率约为30%。
此后,新农合覆盖率不断提高。2015年1月,各级财政提高了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2016年,国家进一步将新农合与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进行整合,覆盖13亿城乡居民,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2018年,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完成,覆盖城乡居民人数超过13.5亿人,当年城乡居民医保共享受待遇16.2亿人,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基金支付65.6%,其中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基金支付71.0%。
2017年,我国全面启动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主要针对罹患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白血病、儿童淋巴瘤、尘肺、急性心肌梗死、终末期肾病、血友病、地中海贫血、食道癌等大病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和农村低保、特困人员,进行集中救治管理。今年4月,又将救治病种扩大至25个。截至7月底,全国共救治农村贫困大病患者123万余人,累计救治429万余人。
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制度全覆盖,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率达到100%,以确保所有生病农民都能“看得起病”。
让农民“看得好病”
4月11日,长兴县雉城镇上杨村83岁的王涌年老人从长兴县人民医院的住院部直接来到了医院名医馆里,因为手术后有点小问题需要看看。他前一段时间查出了直肠癌,于是住院接受手术,医院同时还为他做了输尿管结石手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9-19/202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