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插甸镇老木坝村一处墙壁上绘着的傈僳族图案。高迪 摄
①在元谋县现代种业科技园区工厂化育苗基地,工人们正在搬运育好的种苗。高迪 摄
②在永仁县莲池乡查利么村秧鱼河新村,中国妇女报记者(左)正在采访彝族绣女。本报记者 魏小兵 摄
③在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彝族绣娘们正在加工手工刺绣产品。高迪 摄
武定县猫街镇猫街村的胤泽农业出口蔬菜基地内长势喜人的蔬菜。本报记者 魏小兵 摄
乌蒙磅礴、哀牢秘境,地处滇中腹地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这里自然风光优美奇绝,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同时,这里集“边远、民族、贫困、山区”于一体,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现象复杂、贫困类型综合,是我国西部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日前,由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主办的全国“三农”媒体总编辑赴楚雄脱贫攻坚主题采访活动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1家媒体的50多名代表走进楚雄,近距离、全方位地观察和学习楚雄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成就和经济社会发展经验。
楚雄经济基础差,首先差在自然生存条件,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0%以上,江河沿岸的平坝及盆地所占面积不到10%。山高、坡陡、箐深、缺水、缺地等,散布在深山里的贫困村落,块块都是脱贫攻坚工作的“短板”。其次是人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全州总人口274.8万,其中彝族、傈僳族、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人口96.6万人。
那么,楚雄州脱贫攻坚的成绩单怎样呢?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34.3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4.5万人,贫困行政村从644个减少到188个,贫困发生率从12.25%下降到2.5%;2017、2018年连续两年综合绩效考核排名云南全省16个州市第一名;在2018年云南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中,楚雄州分列全省第二和第四名。
2017年,楚雄州牟定县、姚安县成功摘掉贫困帽子,姚安县群众满意度测评名列全省第一。2018年,双柏、南华、大姚、永仁4个贫困县顺利摘帽,实现了零漏评和零错退,群众满意度位居全省33个贫困县前列。目前,只有深度贫困的武定县尚未摘掉穷帽。
扶贫搬迁“挪穷窝”
“我们彝州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决心,紧盯重点难点,坚持目标标准,坚持问题导向,以钉钉子精神,把脱贫攻坚往深处做,往实里抓,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打赢打好整州脱贫攻坚战。”近日,记者在武定县采访时,听到州委书记杨斌的一席铿锵话语。
武定县贫困人口总量、贫困发生率、深度贫困人口占比均位列楚雄州10个县市第一,脱贫任务占全州的1/3。基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原因,目前该县还有未脱贫贫困乡镇2个、未脱贫贫困行政村68个、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943户25157人,占全州贫困人口的55.7%,贫困发生率9.88%,成为全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采访团一行人走进武定县狮山镇西和村委会永吉村红土田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只见整齐排列的黄色楼房、绿意盎然的行道树苗、崭新的太阳能路灯……
“安置区居住楼房为钢混结构6层,每套房屋约90平方米。”武定县易地扶贫搬迁红土田集中安置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局副局长张加亮向记者介绍,该安置区距离县城4.5公里,建有安置房11栋29个单元,涉及全县11个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343户1881人,是楚雄州最大的集中安置点。
“搬迁户只需自筹1万元即可拎包入住。”张加亮表示,根据有关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补助标准为2万元/人,拆除旧房可另奖补0.6万元/人。至4月30日,该安置区343户易地搬迁群众全部入住。安置区内有4栋楼房被改造为幼儿园,附近还有小学、中学和1家医院,搬迁户步行几分钟就能实现上学与就医。
同时,武定县通过招商引资,在安置区附近建设建材交易市场和机动车检测站,优先安排搬迁户就业,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8-22/201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