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有一种力量叫中国粮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70年来,粮食总产量增加4.8倍,产能不断迈上新台阶,几千年来困扰中国的饥饿问题一去不复返,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有了“任凭风浪起,我有压舱石”的底气,成为世界“反饥饿战斗”中的漂亮一役。

  北京时间6月23日19:40分左右,在意大利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掌声和欢呼声响彻全场——新一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选举结果揭晓,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以108票高票当选,成为该组织74年历史上首位中国籍总干事。新中国成立70年来,粮食生产成就获得充分认可,并将登上世界粮食安全的更大舞台。

  而就在此之前的两天,在山东莱州一片小麦良种高产攻关田里,我国冬小麦高产纪录再次被刷新,此前一周内,这一纪录已连续两次被刷新;几乎同一时间,从豫南到豫北,河南的优质专用小麦一收下来就以高价被加工企业买走,农民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到一国粮食生产,小到农民自家几亩地,丰收,从来不是轻而易举能够得到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正是汗水和心血浇灌的每寸粮田、每粒粮食,共同创造了以占世界9%的耕地、6.4%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20%人口的“中国传奇”,支撑起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粮食安全新战略引领下,中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真正实现吃得饱、吃得好、不愁吃,70年的磅礴力量正在广袤田野上迸发。

  

  吃得饱——

  

  任凭风浪起,我有压舱石,中国人有决心、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吃饭问题

  2018年9月,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农场,习近平总书记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作为新中国不可或缺的大粮仓,黑龙江垦区每年输出的商品粮可以养活1亿中国人,商品粮调出量约占全国各省粮食调出总和的1/4。而就在几十年前,这里还是荆棘丛生、沼泽遍布的茫茫荒原。70年、百万人的不懈奋斗,荒原变成了现代化大农场。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浓缩了70年来中国粮食生产的跨越发展,是“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坚定决心的生动写照。

  时间回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艾奇逊曾预言,中国人口众多,历代政府都没有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这是他们失败的原因。同样,共产党政权也解决不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艾奇逊的话说对了一半。“吃饱饭”确实曾经是困扰上至最高统治者、下至普通老百姓的一件千年难题,对刚走上台前的中国共产党政权来说也是第一次严峻大考。但70年来的发展证明,我们有决心、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吃饭问题。

  看总量,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仅为2263.6亿斤,2018年达到13157.8亿斤,比新中国成立初增加了1万多亿斤;看单产,1949年我国粮食平均亩产仅为68.6公斤,2018年达到374.7公斤,比新中国成立初增加4倍多;看人均,1949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209公斤,2018年增加到470多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同期人口增长一倍多的情况下,人均粮食占有量翻了一番多,尤为不易。

  简单一组数字,背后是突破资源制约的创新探索——

  水稻是中国的主要口粮作物之一,但解放初期亩产仅有126公斤。“那种吃不饱饭的痛苦,叫人终身难忘。没有粮食,什么事情都干不成!”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回忆。直到1959年,我国第一个矮秆水稻品种“广场矮”育成,使稻谷产量增加20%-30%,水稻单产迎来第一次突破;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和他的科研团队进行的杂种优势利用带来了第二次突破,水稻单产首次冲过400公斤大关;被誉为“东方魔稻”的超级稻,从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到1000公斤,不断刷新着单产纪录,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相当于一个法国的人口,让中国人彻底告别了饥饿。

  数字背后更是持续深化改革的勠力前行——

  1978年冬天,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一场改革正在悄悄酝酿。当时的小岗村,是“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全村老小有不少在外乞讨。随着“十八个红手印”被庄严摁下,种子、田地、生产工具分到了村里各家各户。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被打破,1979年秋季,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1966年-1970年5年的粮食产量总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大豆 水稻 小麦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