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甘肃:在干旱大地上书写农业传奇


中苦瘠甲于天下”。地处西部干旱地区的甘肃,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在这块干旱而贫瘠的土地上,怎样才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如何发掘农业生产的潜力?面对自然条件的瓶颈性制约,甘肃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历史性成就,描绘出了一幅兴农富民的壮丽画卷。

  

  旱作农业唱“重头戏”,粮食总产量跃上千万吨台阶

  干旱,是甘肃的基本省情。全省70%的耕地是山旱地,近八成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极度匮乏是甘肃农业的基本特征。联合国粮农组织曾认为甘肃旱作区的大部分区域不具备农业生产的条件。甘肃的粮食一度要依靠外调方能满足所需,处于“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之中。

  但在这块被认为不具备农业生产条件的大地上,不屈不挠的甘肃人通过艰辛的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旱作区农业生产的“神话”:全省粮食总产量从500万吨上升到600万吨,甘肃用了11年的时间;从600万吨到700万吨,用了4年;从700万吨到800万吨,用了3年;从2011年开始,甘肃的粮食总产量成功跃上1100万吨的大台阶,并在其后连续8年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对于干旱欠发达的甘肃而言,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性成就——在世纪之交,甘肃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全省人民的吃饭问题,实现了粮食自给、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从缺口粮到上世纪末基本实现温饱目标,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农业生产条件下,甘肃是如何做到的?

  “一方面,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另一方面,在贫瘠的土地上开创了符合甘肃实际的旱作农业之路。”甘肃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彻底解决温饱问题,全省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苦干实干,探索出了以“打水窖、修梯田、铺地膜、调结构”等为主要内容的旱作农业生产方式,创造出集雨节灌、梯田建设、地膜工程、流域治理等系列旱作农业技术,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和旱作农业产业体系的不断健全完善,书写了甘肃旱作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在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以前,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襄南乡东坪村村民孙爱红年年都担心庄稼的收成问题。后来,在政府的引导下,他开始试种全膜玉米,“覆了膜,就像是给庄稼上了‘保险’,抗旱保墒增产效果很明显。”而今,孙爱红已流转1000多亩土地,专门从事全膜玉米及其他作物的规模种植,还获得了“全国种粮大户”称号。

  “采用旱作农业技术,种植玉米可增产35%以上,种植马铃薯可增产30%以上。”定西农业农村部门的同志说。作为全国闻名的干旱贫困地区,为了解决群众温饱及增收难题,从上世纪90年代起,定西因地制宜实施“洋芋工程”,鼓励群众大规模种植马铃薯,并借助全膜种植等旱作农业技术,逐步推动马铃薯从“救命薯”向“温饱薯”“致富薯”转变。如今,定西已成为全国马铃薯四大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

  正如定西的实践一样,得益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应用,甘肃从根本上解决了中东部干旱地区的温饱问题,并且极大地发掘了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的潜力。

  

  创新思路谋跨越,特色产业遍地开花结果

  在彻底解决吃饭问题后,农民群众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农民既能“吃得饱”又能“有钱花”,成为摆在甘肃省委、省政府面前的新课题。怎么办?甘肃的选择是,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运用创新思维全力探索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甘肃,虽然干旱缺水,但地理地貌多样、气候类型丰富,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立足省情,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心转变观念,从单纯追求粮食产量向特色化、差异竞争、错位发展转变,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面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思路一新天地宽。彼时,乘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东风,甘肃着眼破解农村经济发展的难题,从制约全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瓶颈入手,启动了包括特色优势产业提升、草食畜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等行动在内的促农增收“六大行动”。甘肃还启动了包括推广10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000万亩马铃薯脱毒种薯、实施1000万亩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和1000万亩优质林果工程在内的“四个1000万亩工程”,全力推进粮食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全省农业全面快速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干旱 粮食 农业生产 马铃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