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为高原苹果注入“科技力”


  

  

  

  

  昭通苏家院镇苹果园里的苹果熟透了。资料图

  

  

  

  

  即将成熟的“华硕”苹果挂满枝头。齐文莉 摄

  7月27日,记者在云南昭通市东达种植有限公司位于苏家院镇的苹果园里看到,满枝头挂着、绿叶底下藏着的都是红彤彤的大苹果,在夏日湛蓝的天空映衬下,分外红艳诱人。这些早熟红苹果不但色泽鲜红、果香浓郁,吃起来更是十分香甜爽脆。当日,全国苹果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观摩研讨会在云南昭通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苹果产业的专家、技术人员、企业共同探讨苹果绿色发展之路,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通过现场观摩,集中关注和讨论了西南高原产区的苹果绿色发展关键技术。

  

  针对苹果产业难题进行技术攻关

  昭通地处云贵高原北部,平均海拔1900多米,年均日照时数1900余小时,高海拔、温差大、紫外线强、日照充足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昭通苹果“色泽鲜艳、肉质细腻、汁液丰富、风味浓郁”的品质优势,也赢得了中国果树专家的首肯。在全国苹果区划中,昭通定为全国苹果生长最适宜区。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果树种质改良中心副主任、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阎振立研究员说:“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使每一个昭通苹果经历着白天着色、夜晚果肉糖化的完美过程,成熟后的果子会散发出一种独有的苹果香气。”

  1940年,留美博士吴镜漪从四川成都华西大学引进的160株苹果树种到昭通洒渔镇,他所种下的苹果在昭通这片土地扎根壮大,如今已成为最具特色的高原优势产业之一。昭通苹果经过近80年的引种、培育和发展,历经风雨,几经兴衰,奠定了苹果产业的坚实基础。但是昭通苹果产业也存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品种老化,新品种苗繁育体系滞后;现代栽种管理技术普及率仍有待提高;品牌知名度仍有待加强,没有完全实现优质优价。

  近十余年,我国苹果产业持续平稳发展,产量在波动中逐步提升。我国苹果栽培总面积和总产量均为世界第一位。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代首席科学家霍学喜表示,伴随苹果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亟需解决的、制约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如品种结构和种植区划的失调,一方面造成果品的区域性、时段性过剩,另一方面也出现优质果供应不足;传统的栽培模式加之普遍的套袋栽培,致使人工成本日益高增;长期过量对化肥的依赖,致使土壤肥力下降、果实品质降低。

  为了解决制约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推动苹果产业健康发展,提高苹果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中国农科院于2018年启动实施协同创新项目“绿色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经过两年的实施取得初步成效。为实现苹果产业整体提质增效,实现绿色发展,针对产业问题,提出“优质、安全、简约、多样、高效”的技术主攻方向。根据不同生态区气候、土壤、经济和社会条件,开展苹果绿色发展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对生产上共性技术进行优化和集成,形成可复制的苹果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通过示范推广,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

  

  集成适合西南高原产区的苹果绿色发展技术

  昭通是我国西南冷凉高地苹果优生区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昭通市委、市政府正致力做强苹果产业、产业前景看好,同时昭通又是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在西南产区的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示范地。因此,利用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果树科技创新领域的品种和技术优势,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为主体、联合云南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昭通苹果产业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团队,围绕苹果生产过程中的共性关键技术,优化集成,构建西南高原苹果绿色发展技术体系。

  阎振立研究员将西南高原冷凉产区苹果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概括为“两优、两早,三减、三提”。即“优化品种结构、优良栽培模式,早上市、早投产,减施化肥、减喷农药、减用人工,最终达到提高果品质量、提高果园效益、提高果农收入”

  在昭通苏家院镇苹果园里,记者品尝到“华瑞”“华硕”“红珍珠”三种苹果,酸甜适口,味道浓郁,这三个品种都是由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早熟苹果。“早”是昭通苹果的一大特点。昭通重点推广早中晚熟多元化的品种结构,一方面实现了产品多样化;另一方面早熟品种的规模化发展,提早了鲜果的市场供应期,实现了果品的错期供应;尤其“华硕”等自主产权早熟新品种在昭通的推广应用,生产出了优质果品,提高了产品价值。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苹果 果树 品种 化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