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从贫穷走向富裕 从落后走向繁荣


  西藏,被誉为世界的第三极,这里有绝美的自然风光、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特殊的农牧业资源,是我国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作为地球上最为独特的地理单元——青藏高原,也是世界农牧业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在这里,既有传统神韵的牧业,又有科技动感的农业。春有茶叶,夏有果蔬,秋获青稞,冬有佳酿。西藏垂直海拔高度从8000多米到500米,气象类型从热带雨林到寒带荒漠,几乎集中了北半球全部的生态类型,这里农牧业丰富多彩、璀璨多样。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近70年来,西藏的农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牧业生产和农牧区经济发生了巨大变革,农牧业生产方式、农牧区经营体制、农牧民经营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农牧业发展日新月异

  旧西藏农业生产长期采用原始的耕作方式,牧业生产基本采用自然游牧方式,当时从事生产劳动所使用的工具仍沿用吐蕃时期的手工工具,生产效率低下,经济社会发展严重缺乏生机和活力,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并且人民还要承受着农奴主对农奴的沉重赋税、徭役、地租、畜租等乌拉差役,广大农奴生活维艰。

  “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西藏农牧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农牧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西藏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坚参介绍。

  西藏农业农村厅厅长杜杰在谈到西藏农业农村发展变化时,用“四个历史性巨变”进行了表述:一是实现了农牧民从终身负债、不堪重负到人均收入上万元、日益富裕的历史性巨变。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450元,消费支出不断增加。二是实现了从农牧业生产力低下、停滞不前到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的历史性巨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72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04.82万吨,是1959年的5.7倍。狠抓防抗灾基础设施建设、牲畜温饱工程、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高寒牧区牲畜棚圈建设,切实降低了牲畜死亡率、提高了牲畜出栏率,肉奶产量分别达到33.51万吨、50.5万吨。三是实现了从农牧民吃不到肉、喝不起酥油茶到农牧业产业发展后劲十足、农产品丰富多样的历史性巨变。当前,青稞、牦牛、藏猪、奶牛、藏羊、蔬菜、饲草农牧业七大产业不断发展,市场上、超市中农畜产品琳琅满目。四是实现了农牧民从没有生产资料、常年承受乌拉差役到人人有耕地、草原、宅基地的历史性巨变。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农牧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开展了以农村土地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农牧区改革工作,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逐步形成。

  

  从“自给不足”迈向“丰产有余”

  青稞是西藏的“政治粮”“稳定粮”“致富粮”,为此,西藏将青稞产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全力打造,全产业链设计,在扩产能和精加工上下功夫。围绕做强青稞产业,提升青稞产量,西藏实施了青稞单产行动计划,建设了190万亩高标准农田,加大了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加强了生产全过程的技术指导与服务,确保到2020年西藏青稞产量达到80万吨。

  为做强青稞产业,提升青稞产量,自治区采取了一系列强力举措,以全区35个粮食主产县为重点,涵盖所有适宜青稞种植的县区,确保青稞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编制《西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规划(2015-2020年)》,确立了青稞的基础产业发展地位。

  为充分调动重农抓粮的市地、县区工作积极性,自治区将农牧业支持保护政策进一步向主产县聚集,项目投入向主产县倾斜,指导服务向主产县延伸。为有效保证青稞产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在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示范推广的同时,不断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2018年安排绿色高质高效、测土配方施肥各190万亩,分别比2017年增加5万亩。同时,各市地成立了粮食特别是青稞增产行动领导小组和技术服务指导小组,在农忙季节深入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有效保障青稞生产。

  青稞产量提升为青稞产业发展奠定基础,而青稞价值提升却需要从加工业入手,在产品多元化和精深化方面寻求突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多次组织青稞产业发展调研,先后深入到较大规模青稞加工企业开展调研,实地了解企业生产、加工等情况,对其企业发展、产品研发、技术工艺改进、品牌创建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目前,全区共有青稞加工企业37家,青稞加工转化量为9.5万吨左右,加工转化率12.16%左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青稞 蔬菜 牲畜 休闲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