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老不是什么明星,但我愿把他当作“星”来追。
我的家乡江苏省射阳县省(部)级以上劳模有126名,其中全国劳模8名。这当中,最著名的应是第5届全国人大常委、原新坍公社新潮九队生产队长,今年已93岁高龄的巴一恺。遗憾的是,这位闻名全国、在射阳家喻户晓的典型,我这个做了多年宣传工作的“新闻人”,却一直没有机会谋面。不久前,我打听到巴老现在就住在县城的养老中心,立马冒着酷暑,去见这位我仰慕已久的名人。
巴老识字不多,淮海战役他作为民兵踊跃支前,冒着枪林弹雨推独轮车辗转苏鲁豫3省,1948年在火线入党。解放后,他回乡任生产队长、大队书记、公社副书记,把战争年代那一股热情投入到家乡建设中。特别是探索出在麦田里套种春玉米,在玉米田里又套种红薯这个“两熟改三熟”的栽种方式,至1970年,把新潮九队原来亩产只有三四十斤皮棉和二三百斤麦子的盐碱地,改造成旱谷满产一吨粮的“棉粮仓”,创造了全国产粮史上的奇迹。40多年前,新潮九队集体储备粮20多万斤,队里不仅有公共食堂,还在全国农村率先建立了居民点,50多户社员全部住进了公房。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县里还专门在新潮大队建立了接待站。
当时的盐城地委、江苏省委书记等多位领导先后多次前来视察,有一位省委书记一个星期来了两次。时任县委书记的李子健到了外地,逢会必讲“问询射阳何所有?射阳捧出新潮九”!
当时还有这样的顺口溜:“吃了五谷想六谷,有了两熟改三熟”;“唐宋元明清,没听说粮食(亩产)两千斤!”老百姓就是用这种朴素语言,称赞巴一恺。
当年在县委宣传部工作的老新闻工作者裴艺元、顾长清回忆说,那时,新潮九队在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生态化方面也走在前列。上世纪70年代,队里就买了拖拉机、收割机,用草把诱蛾杀虫,减少农药污染,食堂用沼气生火做饭。著名作家陆文夫在这里深入生活几个月,吃蔬菜都是无公害的,黄瓜用衣服揩揩就咬。上世纪80年代,射阳皮棉、水产双超百万担,多次夺得全国棉花状元县,这与有巴一恺这样的先进典型引路有很大关系。
早在1963年,巴老就到上海出席了华东“农先会”,听周总理作重要讲话,并受到毛主席接见。上海《解放日报》发表了通讯《种棉花,学老巴》。巴老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出了名。
1978年,巴老出席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常委,当年还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1979年,他又当选全国劳模,从邓小平手中接过奖状。
巴老说:“是党和人民的信任,让我这个泥腿子走进人民大会堂。要说荣誉,那是全县百万人民的荣誉;要说地位,那是新中国提高了农民的地位。”
有一次,省人大召开常委会选举代表团团长,省长顾秀莲请巴老第一个发言,巴老畅所欲言,意见最终被采纳。巴老发自内心地说:“新中国真正是让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我对国家并没有多少贡献,现在,政府每月还发给我这个泥腿子5000多元退休金,这在旧社会是无法想象的。去年,我的腰跌伤了,县委领导又专门登门看望,说我是射阳的有功之臣,专门安排我住进县养老中心,这里的条件和服务比宾馆一点都不差。”
我眼前的巴老,身板硬朗,气色很好,声音洪亮,只是双耳听力不太好。我对着他的耳朵大声说:“巴老,现在社会上许多青年人追星,我是农民的后代,在射阳,您一直是我心目中的‘星’,您能为我签个名吗?”巴老说:“签个名可以,但我不是什么‘星’,我永远是个农民。”说完,他戴上眼镜,拿起钢笔,一笔一划地在我的采访本上写下3个大字:巴一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8-05/200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