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大连:装备“海洋牧场” 筑就“蓝色粮仓”


  

  

  

  

  扇贝养殖

  

  

  

  

  海参苗室

  

  

  

  

  海产品加工

  

  

  

  

  海洋岛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渔业是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海洋渔业快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海水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渔民收入显著增加,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海洋渔业长期处于粗放式发展,设施装备条件较差,近海捕捞过度持续多年,加之环境污染加剧,导致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

  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已经给我国近海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了伤害,如何创新生态健康、环境友好、资源养护型的现代海洋渔业生产模式,保障人海和谐发展,一种新的环境友好型渔业生产方式——海洋牧场应运而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连市加快推进海洋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动渔业从“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科学发展现代海洋牧场,全力打造“蓝色粮仓”,促进现代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海洋牧场国内领先

  大连的海洋牧场理论和实践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早在2008年大连海洋大学就承担了我国第一个海洋牧场国家级研究课题:国家海洋公益项目“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牧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技术研发、理论创新,于2009年首次提出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理念,并于2012年予以完善提出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理念。

  在新装备研发方面,在2008年进行项目研发时,就研制了第一套用于海洋牧场环境实时监测的海洋牧场环境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并投放到獐子岛海域用于海洋牧场环境监测。另外在项目研发中,开发了新型捕捞装备、海底可视化系统,同时海上苗种投放、生产等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大连发展了以海珍品增殖、鱼类养护、藻场建设为主体的人工鱼礁生境构建技术,创新了生境修复关键技术体系。研发了基于废弃物高效利用及节能减排的生态型人工鱼礁新材料,设计了系列礁型,形成了藻场修复构建方法,建立了鱼礁空间布局与投放方法,重构了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海洋生物群落,实现了礁体材料、结构布局、投放、评估等的生境修复技术体系构建,制定了行业标准《人工鱼礁建设技术规范》。

  针对海洋牧场环境监控技术落后、生产装备亟待升级、管理方法急需突破等关键问题,大连在国内首次突破了海洋牧场环境实时监测分析技术,研发了贝类机械化底播装置等系列生产装备,提升了海洋牧场生产效率及风险管控能力。初步开发了海洋牧场可视化系统,形成了国内首部海洋牧场建设管理条例,实现了从高效生产、环境监控到规范管理的管理型渔业新模式。

  

  “蓝色粮仓”初具规模

  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地处黄渤海两海之间,三面环海,是海洋城市,海岸线总长约2211公里,其中大陆岸线约1371公里,岛屿岸线约840公里,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海洋生物资源及渔业资源丰富,具备建设海洋牧场优良的自然条件,同时具备建设现代海洋牧场的前期基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就发展现代海洋牧场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指示,提出加快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2019年1月9日大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也提出加快打造海洋经济强市,高质量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叫响“大连海鲜”品牌,打造“蓝色粮仓”,推动大连市由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转变。

  大连的“蓝色粮仓”初具规模。大连市充分利用海域广阔、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展海洋牧场建设。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建礁资金约22.45亿元,投放各类鱼礁约1578.55万m3;累计建设14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018年建设海洋牧场10万亩海。海洋牧场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刺参、鲍、海胆等海珍品资源增产明显,大泷六线鱼、许氏平鲉等本土鱼类资源得到有效恢复。

  

  增殖放流养护资源

  增殖放流是养护渔业资源、修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实现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大连市的增殖放流工作起步早,保持全国领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海洋 粮仓 生境 牙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