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夯实赣鄱粮仓的良田基础


  江西篇

  编者的话

  江西省是传统农业大省,也是历年来两个从未间断输出商品粮的省份之一,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要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江西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的重要指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决策部署,2017年在全国率先从省级层面统筹整合资金,启动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到2020年整合资金360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1158万亩,以实际行动落实“藏粮于地”战略。

  目前,江西全省实际投入的建设资金超过180亿元,新建成高标准农田584.5万亩,有力提升了粮食产能,持续巩固了粮食主产省地位,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被国务院列为2018年全国四个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明显的激励省份之一。

  话经验

  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坚持从全国大局审视江西农业,立足江西实际推动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目前,全省实际投入的建设资金超过180亿元,新建成高标准农田584.5万亩,提升了粮食产能,巩固了粮食主产省地位,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面对“五牛下田”、资金分散、标准不一、质量不高等问题,江西主动求变,深化改革,创新提出了“三变”的建设路径。

  一是变各自为战为统一指挥。成立以常务副省长任组长、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财政、发改委等11个部门参加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并在农业农村厅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县(区)也分别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由书记或市长(县长)任组长,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多部门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二是变分散投入为统一管理。建立“省级统筹整合、县级集中使用”的农田建设资金管理新机制,将发改委、财政(农业开发)、国土、水利、农业等部门管理的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分配;三是变多重标准为统一标准。制定全省统一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并根据平原、滨湖、丘陵、山区不同地形,科学测算高标准农田亩均需要建设资金,合理确定投入标准。

  江西省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严格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始终把生态优先、环保节能作为项目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立足平原、丘陵、山地不同地形条件,科学构建生态沟渠和塘堰湿地系统,做到“少硬化、不填塘、慎砍树、禁挖山”,实现农田水利与绿色生态的协调统一。严格执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平整规范要求,认真落实耕作层表土剥离、回填操作程序,引导各地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推广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探索开展智能控制、信息服务等“智慧农业”示范。尤其是在推广稻渔综合种养过程中,严格执行沟坑面积不得超过稻田总面积10%、开挖的泥土不得运出田间、种养基地不得硬化等“三个不得”要求。

  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始终把工程质量摆在首要位置,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严把“四关”。

  一是严把设计关。全面实行“三进三出”制度(一进片区,测量和掌握基本情况,绘制现状图;二进片区,征求农户意见和建议,制定施工图;三进片区,再次征求意见,交村组、农户签字认可),严格专家评审,确保规划设计上达要求、下接地气;二是严把施工关。着眼防范擅自变更设计、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问题,构建多层次、全过程监管网络,对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时整改,并将工作不力、不负责任的监理单位列入“黑名单”;三是严把验收关。严格执行项目设计、施工、监理企业单项工程验收和县级自验、市级验收、省级考评三级验收制度,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从建设管理、工程质量、群众满意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四是严把管护关。建立了“村为主体、乡镇监管、县负总责”的建后管护责任机制。县级政府每年将农田建后管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实行绩效考评,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有人管、有钱修,农田工程设施持续发挥效益。

  围绕“干什么、怎么干、安全干”等问题,江西还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范要求。一是建立项目管理规范化体系。制定出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项目建设规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和《工作约谈制度》等系列文件,形成“1+15”政策体系,确保项目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建立督查常态化体系。构建了“定期调度、对接督导、挂点督查”三项常态化监督机制,及时掌握各地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情况;三是建立奖惩考核体系。实行“奖优罚劣”绩效考评激励机制,对考核排名靠前的项目给予奖励,奖励资金继续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相结合 粮食 耕地 办公室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