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粮安天下的中原新贡献


  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优质专用小麦的专种、专收、专储、专用,让河南省逐渐探索出优质专用小麦发展之路,发挥出了粮食生产的优势和“王牌效应”。“我们采取‘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加价收购,保证了小麦品质,所生产的优质天然面粉也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一加一天然面粉公司董事长王刚介绍。

  “小麦不仅要优质,更要专用,要选育、生产符合市场需求、企业需求的新品种。”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小麦所所长雷振生说,目前我们所做的一系列品种筛选试验,就是要抓紧按照企业的生产需求和品质要求,专门为企业选育一批适宜的小麦品种。

  育良种选良方,粮食增产有方向。河南省先后自主培育出了“郑麦9023”“郑麦366”“丰德存麦5号”等一系列优质小麦品种,也不断刷新了优质小麦的高产纪录。

  

  以龙头带动、“三链同构”为动力,在提升农业竞争力上探索新路径

  在新蔡县麦佳食品有限公司内,一粒小麦能精深加工成20多种专用面粉,后续又产出馒头、面条、速冻水饺、烧麦等80多个品种的食品。“我们的生产车间就临近小麦主产区,上游与农民合作发展了万亩优质小麦基地,下游凭借企业的加工和零售业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粮头食尾’让消费端与生产端紧密对接。”公司董事长张志良介绍。

  “农头”连“工尾”,“粮头”带“食尾”,河南省围绕“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动粮食就地转化增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提高全省粮食核心竞争力,围绕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更多更好的优质小麦走向生产、走向市场、走向餐桌。”河南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认为。

  在延津县产业集聚区,聚集了鲁花、克明、豫粮嘉合等数十家农业龙头企业,生产挂面、蛋糕、沙琪玛等各类食品,年消化小麦200万吨,带动周边种植优质小麦数百万亩,真正实现了“龙头”带动产业链。

  对于舞阳县种粮大户李金庚来说,种植黑小麦让他收益颇丰。“现在大家需求多样化,从地头到工厂,黑小麦身价实现翻倍,一斤黑小麦的价格是2元多,比一斤普通小麦高0.8元。黑小麦变成黑麦面粉后每斤4元,黑麦面粉再加工成黑麦饼干每斤则是15元,加工成黑麦面包每斤可达20元。”李金庚的上百亩黑小麦也让他看到了粮食价值的提升。

  近年来,河南省以“粮头食尾”推进农业全产业链经营,促进粮食产业链条向精深加工的下游项目延伸,面制品龙头企业加快向小麦生产基地集聚,形成了豫北、豫东、豫南和中部加工集群,基本实现了小麦的就地生产和加工转化,并不断提升产品的影响力,打造出了新的市场供应链。

  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河南以粮食为题不断写出“大文章”,夏粮的丰收又为农业产业发展增添了动力。河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说,全省立足粮食生产这个优势,以粮为基提质增效,筑牢大粮仓、丰富大厨房、做优大餐桌,更好发挥“三农”工作“压舱石”“稳定器”和战略后院的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粮食 面粉 品种
上一篇 : 标题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