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垃圾分类,何以实现全覆盖?


  

  多措并举,让居民心中的“麻烦事儿”不再麻烦

  横沙乡民星村除乡里给农户配发的“一户两桶”外,还给每家额外配发了“有害垃圾”桶和“厨余垃圾”桶。如此细致的分类,农户会觉得麻烦吗?村民杨水发说:“一点都不麻烦,村里从2016年10月开始实行垃圾分类的,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大家早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再说,只要自己想做,就不会觉得麻烦。”

  在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之前,崇明区主要通过党建引领、典型引路、宣传引导和教育培训来实现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其中,重点发挥村干部、老党员和志愿者的言传身教作用。针对个别觉得麻烦、不愿分类的村民,耿康喜说:“我们采取上门反复劝导的方法,同时你不分,保洁员帮你分。一次两次没关系,时间久了,他自然而然就不好意思了。”

  考核激励也是推进垃圾分类的重要手段。2015年,崇明开始实行“绿色账户”制度,保洁员上门收集垃圾时会根据村民分类情况给村民的“绿色账户”打分,每次10分,每天最多两次。年终,村民可拿积分兑换实物,虽然兑换的只是洗衣液、面纸等物品,但却在村庄这个熟人社会里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心理。

  部分村庄还把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制定垃圾分类“红黑榜”,每月一汇总、半年一评星,并与村里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评比等挂钩;有的村庄每年拿出部分集体收入对做好垃圾分类的个人,按照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在民星村,村“两委”把垃圾分类工作与福利待遇挂钩,对多次劝导仍不执行分类的村民取消其享受的老年补助、医药费补助、餐补等福利,直到其愿意做好垃圾分类才恢复其待遇。

  短短几年间,崇明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造就了天蓝水清的生活环境,处处整洁优美,家家林果环绕,广大村民自觉分类的习惯蔚然成风。据《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底,崇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要保持在10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8%以上;建成“崇明特色”分类减量垃圾综合治理体系,打造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我们拭目以待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垃圾处置 检测 废水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