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位于鄂、渝、湘、黔四省市边区结合部,地处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武陵山区、贫困地区、生态功能区“五区叠加”的特殊区域,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是农业农村部对口帮扶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总人口38.5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48万户14.75万人。近年来,咸丰县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立足生态优势,抢抓政策机遇,坚持产业扶贫这个根本之策,按照“基地做绿、加工做深、龙头做强、品牌做响、销售做畅、链条做长”的思路,做好“小茶叶”这篇“大文章”。目前,咸丰县茶叶种植面积23.7万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2.8万户8万余人,亩均茶叶收入6700余元,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超过2亿元,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严格管理 用高品质闯市场
咸丰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高质量规划引领基地建设,以针对性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全域生态有机茶园,为贫困户打造“绿色银行”。
咸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将其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工程,制定了《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咸丰县产业发展的十条意见》等政策文件,形成了支持茶叶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在农业农村局内整合专门人员成立茶叶工作局,负责茶叶产业推进工作。
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出台《茶叶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茶叶特色优势区发展规划》,建设以白茶、乌龙茶、红茶为主的3个重点茶叶种植区,打造200公里茶叶走廊带、7个重点茶叶乡镇和62个重点茶叶村。
坚持“像管炸药一样管农残”,不断推进茶叶标准化种养和病虫害绿色防控,咸丰县已打造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95个,有机茶叶基地认证1万亩、绿色认证10万亩,建立可追溯体系4个,成功创建全国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加快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科技引领 挖掘小叶子的大效益
坚持把高新技术作为茶叶产业壮大的支撑点,与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科院茶叶所分别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争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100余人次深入咸丰开展科技扶贫行动,把提高技术含量贯穿于茶叶生产、加工、研发全过程。
出台《咸丰县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工作方案》,打造县级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乡镇专业管护服务队、村级技术指导员三级联动的技术队伍,对茶农在育苗、种植、管护、采摘等生产环节进行全过程、常态化指导,提高茶农技术水平。
在传统制茶工艺基础上,引进应用自动、规范、安全的生产机械,改进工艺流程,分类设置晒场、萎凋室、摇青室、渥堆室、发酵室、清洁室等生产车间,分类生产包装大宗茶、名优茶和高端茶,满足不同层面、不同类别的消费需求。
放眼多元化、差异化的茶产品市场趋势和前景,创新研发茶食品、茶日用品、茶保健品等茶叶精深加工终端产品,提高茶叶附加值,助力茶叶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塑造品牌 茶农收益多元化
为彻底扭转当地茶叶品牌各自为阵、杂乱无序、拉动脱贫效益不高的局面,咸丰县坚持高价值定位,逐渐做响“唐崖”品牌。在农业农村部的帮扶指导下,充分利用“唐崖土司城遗址”这张世界级文化遗产名片,合力打造了“唐崖”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将咸丰县包括茶叶在内的农产品统一到“唐崖”这一品牌之下,并在郑州全国农业品牌推进大会发布。
咸丰县立足区域实际,持续打造从茶园到商店、从县内到县外、从线下到线上的立体化营销网络,确保茶叶卖得出、卖得好,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茶园采摘现场卖。引导茶企开着流动货车有序进入咸丰县村寨的茶园基地,竞价收购茶农现场采摘的鲜叶,既保证了鲜叶品质,又节约了农户往返收购点的物流成本。仅2019年春茶采收的1个月时间,很多贫困户种植的白茶亩均收益就达到1万元。
实体店铺直接卖。支持企业和个人到县内外超市建立销售专柜,到大中城市建立经营网点,对持续经营较好的店面予以奖补,并提供仓储保鲜、物流运输等保障。目前,“唐崖茶”在咸丰县内外茶叶实体店达1000家以上,将进一步放眼全国主要消费市场,拓展“唐崖茶”实体店覆盖面。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7-12/200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