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三年三大步:市民能人企业振兴武汉乡村


  

  

  

  

  ▲黄陂杜堂村木兰花乡

  

  

  

  

  ▲市民下乡考察武汉新洲区闲置农房

  5月底的一个周末,湖北省武汉市黄陂杜堂村的农家乐“共享厨房”人声鼎沸、川流不息。“您几位啊,这边有空位。”老板罗丽莎忙碌地招呼着从四面八方涌过来的游客。原本寂静的小山村如今游人如织,摇身变为武汉美丽乡村中的“网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深入推进“三乡工程”是武汉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探索。2017年开始,武汉市持续推进“三乡工程”建设,黄陂杜堂村、蔡甸天星村、新洲丰乐村、江夏小朱湾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村庄脱颖而出,成为市民假日休闲、享受田园风光的好去处。

  2017年5月,36岁的罗丽莎在黄陂杜堂村木兰花乡拿下农民的闲置农房,开起“共享厨房”。她和另外两位市民合伙,一人一家店,公用厨房和服务员。那时,门前是泥泞的工地,工作人员比游客多。如今,她的农家乐前是平整宽敞的“乡村大舞台”,大大地聚拢人气。“今年3月初到现在,每天有一万元的流水,最旺的‘五一’小长假,日均流水达到3万元。”罗丽莎的农家乐还招了当地农民做临时工帮忙,最高峰时有18人,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能投身乡村振兴的大潮,帮助乡亲们提高收入,我感到很自豪。”罗丽莎说。

  变化时刻在发生,改变着很多人的人生轨迹,创造了更多的“传奇”。黄陂杜堂村回乡能人张宏林,投资3亿元,流转土地2600亩,在黄陂北部的低山上建起一座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智能化蛋鸡养殖产业园。产业园为当地提供稳定就业岗位300多个、季节性就业岗位500多个。

  村民余亮和妻子郭红元之前在广东打工,无法照顾老人和孩子,一年攒不到3万元。如今,年轻肯钻研的余亮成长为产业园技术骨干,妻子郭红元成了分捡车间生产线主任。夫妻二人全年总收入达到13万元。余亮、郭红元是“三乡工程”让农民受益的一个代表案例。据了解,蛋鸡养殖产业园每年带动当地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超过2000万元。

  市民下乡让房子“活”了,能人回乡让家乡“富”了,企业兴乡让土地“醒”了。从2017年创新开局,到2018年纵深推进,再到2019年拓面提质,“三乡工程”三年三大步推动乡村振兴,富农民、助创业、美环境、促文明,激活乡村沉睡的土地,架起城乡要素资源互通、互联、互融的桥梁。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武汉市共创新实施“三乡工程”的行政村618个,建设共享农庄2085户,吸纳社会资金316.99亿元,实现农民增收48.09亿元。

  下一步,武汉将探索多种“三乡工程”发展模式,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对接,搭建“三乡工程”市场化运行平台,优化“三乡工程”组织服务,完善政策保障,分步推进全市6个新城区1902个行政村、规划保留的近4000个中心湾的“三乡工程”建设,实现行政村、中心湾全覆盖。到2020年,实现吸纳社会总投资500亿元,增加农民收入83亿元,271个贫困村农民增收达到10.5亿元以上,蹚出一条具有武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骆露露 王璐 殷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农民增收 休闲 增加农民收入
下一篇 :导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