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生鲜农货销售好 农村市场潜力大


  在以往的电商购物活动中,往往是3C数码、家电、家纺产品等唱主角,而在今年的“6·18”大促销中,各种生鲜农货的销售表现亮眼。

  每年的7、8、9月都是拼多多平台打造的“丰收节”,在“6·18”大促期间,丰收的韵味更显浓厚。

  在此次电商节到来之前,拼多多就开始在水果品类丰富的广西重点布局,买手和平台商家深入广西的各大水果产区,联合当地商家和果农,收购应季的广西台芒、百香果和红心火龙果等特色水果,一经上线即被消费者火热抢购。

  参与此次活动的平台商家黄邹说:“我们很早就开始准备广西的应季水果,这次广西台芒从6月初开始采摘,可以持续两三个月的时间,单独为‘6·18’活动就准备了十几万斤,共计2万单商品。”

  百香果作为近两年的网红水果,备受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的喜爱。“我们很早就去果园看过水果,刚刚开花的时候就已经给果农下了定金,其中就包括凤山县这样的贫困县。”参与百香果活动的商家程燕表示,百香果是当地的主要水果作物,为了保证品控,给消费者更好的购物体验,从地里采摘下来时就进行了初选,合格的果子才会收走放入仓库,极少部分不合格的就交由果农自行处理。

  农产品进城与品牌下乡,在拼多多上形成了明显的商品对流。“从商品层面带动了要素层面的城乡融合,由此推动更为紧密的国内统一市场。”拼多多大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涛表示,“以前是农业农民支持工业和城市,现在一二线城市居民通过电商平台更多地消费农产品,这也是一种消费反哺。”

  此次“广西丰收节”只是“6·18”的一个缩影,拼多多与平台商家联合百亿补贴之下,11.75元3斤的海南红心木瓜已低于成本价;秭归脐橙每斤价格不足3元;6月11日的“多多果园”里,现摘时令油桃和毛桃上演“双桃大战”,5斤仅售16.9元;广西北部湾烤海鸭蛋8.9元4个……

  与此类似,京东生鲜销售数据也屡创新高。仅在“6·18”当天,生鲜产品销售就高达8500吨,同比增长110%。同时几个品牌的表现都取得了不俗的市场反馈:“跑步鸡”“飞翔鸽”“游水鸭”的销量同比都增长300%。标准化管控、超短供应链和高效能的物流网络等因素成为了电商助力农货上行的关键。

  “京东跑步鸡”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由京东生鲜负责选址、养殖、加工、质检、销售等全产业链流程整体解决方案;之所以被称为“跑步鸡”,是因为每个养殖户负责的100只鸡脚上都要带计步器,一旦跑到100万步,京东将以3倍本地价格收购。

  对现代市场规律的熟稔,使电商平台能够在消费和生产两端实现相互激励——从消费中拉动生产,又从生产中推动消费,最终实现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受益。

  同时,对于农货上行长期以来面临的技术难题——现代物流及冷链体系建设,各大平台也在各显神通。截至2018年4月,京东生鲜冷链配送已覆盖全国300个城市,在全国核心城市拥有全温层冷库,覆盖深冷(-22℃以下)、冷冻(-18℃)、冷藏(0℃~4℃)和控温(10℃~15℃;16℃~25℃)4个温区,日均订单处理达100万件。

  拼多多正在加速与国企邮政的深入合作,将资源互补进行到底,构建成熟的“农货中央处理系统”;顺丰优选也正在以“快递+便利店”的加盟模式在全国跑马圈地,种种迹象都在预示农货上行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正进入加速阶段。

  

  农村消费潜力释放 下沉市场成焦点

  在加大农货上行的同时,庞大的农村消费市场也在日渐活跃,消费潜力正在加速释放。据了解,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自2016年首次突破万元,以年均8.5%左右的增速保持快速增长,2018年达到12124元,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不断缩小。

  近年来农村电商的兴起与发展,进一步搭建了商品和服务流通新渠道,大幅提升农村地区消费的便利化水平,有效缩小了城乡消费鸿沟。目前我国农村网民数量达到2.11亿,占到农村居民总数近四成,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加入到网购潮流中。据相关数据机构预测,2018年我国农村地区网络零售额预计达到1.6万亿元,同比增长35%左右,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及网上零售增速,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所以,在今年“6·18”电商节中,头部平台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聚焦“下沉市场”:京东拿出5亿奖金打造“城市接力赛”活动,通过“疯狂66小时”、APP定位抢红包等方式覆盖全国360多个城市;而有“下沉之王”之称的拼多多,从6月1日起就联合品牌商共同补贴100亿现金,针对全网热度最高的1万款商品进行大幅让利,其订单也有超过七成来自下沉市场,3C产品下沉市场订单量同比增速首次超过一二线城市;阿里则通过聚划算、淘抢购、天天特卖等11个营销平台助推品牌商家加速下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数据 百香果 处理 仓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