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我们还是空壳村,去年年底村集体收入一下子增加了15万元,拖欠多年的土地承包金都已收回并重新发包,这下我们有信心和能力为村民办点实事了。”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城头镇房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可可说起话来底气十足。这底气来源于通过清理规范“问题合同”增加的村集体收入,这也是山亭区规范集体资产管理促进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资源承包管理不规范
山亭区位于枣庄市东北部,是一个农业大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该区在调研中发现,农村存在着很多低价、无效、口头约定、无偿占用等“问题合同”,集体资产承包不规范。
“1993年前后都是按山头承包,一个山头只需要十几二十块钱,村里1400余亩山地,大多是口头合同或根本没合同,承包金20年没变过,还有些土地多年被无偿占用。”徐庄镇葫芦套村党支部书记尚明程说起以前的集体山地承包情况,感慨良多。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起来,很大原因是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管理不规范造成的。”山亭区委副书记王虎说。长期以来,部分基层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再掺杂着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侵占集体财产、资源的违规违纪行为,这为农村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埋下了隐患,不仅造成村集体资产流失,信访矛盾不断、干群关系紧张,引发群众极大不满,更严重影响了村集体产业振兴和基层组织振兴,导致基层党组织缺少凝聚力和战斗力。据统计,山亭区每年信访案件中,10%左右来自合同纠纷,80%的经济薄弱村存有“问题合同”,这已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步伐,必须捋清楚老账、强化集体资产管理。
清除遗留多年的“烂账”
规范集体资产管理,从全面排查、摸清家底开始。“俺村里有多少是集体的地、被谁占着,群众最清楚。”桑村镇大河村党支部书记神兆前说。他们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坚持依法依规,以无记名投票举报的方式深挖细找,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代表的意见,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摸排、丈量,共核实“四荒地”和机动地125亩。
“很多村民开始不理解,认为自己种了多年的土地就属于自己的了,怎么能说收就收回去。”尚明程回忆说。于是,村里动员党员和“五老”人员的力量,上门做工作,逐件销号解决遗留多年的“烂根子”。
真正考验基层干部的是集体土地的收回和具体合同的清理。
对于低价合同,通过重新评估定价重签手续或重新发包。凫城镇码头村针对清理出来的46份低价合同,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到地头现场评估,然后积极与当事人协商按市场价调整,尽量与原承包人达成一致意见,补签续签完善承包合同。该村当年新增土地承包金12万元。
对于口头合同、长期无偿占用或无效合同,坚决废止并收回。城头镇徐洼村对涉及340亩的口头合同、无效合同土地,逐一登门谈话告知,并要求限期清理地面附着物。通过“四议两公开”,按照每亩200元的价格,公开发包224亩“四荒地”;盘活村集体一家僵尸企业,招引一家建材厂入驻,每年承包金5.2万元,今年村集体收入能突破10万元。
对症施治,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山亭区共发现7482份“问题合同”,废止3791份无效合同,重新发包1560份新合同,盘活集体资产320万元,3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全部消除。
壮大盘活集体资产
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加快了产业振兴的步伐。徐庄镇葫芦套村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村里成立了土地专业合作社,借助1100万元的省级财政乡村连片治理项目,全面打造美丽乡村,招引枣庄隆晖旅游开发公司投资3000万元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打造玻璃栈道、滑道、跑马场、精品民宿等旅游业态。村集体以240亩河流、道路和山林按15%入股,合作社前3年每年给予村20万元的分红款,70%用于贫困户分红、30%用于壮大集体经济,3年后每年分红款将更多。
“多年弄不清的老账,一下子捋清了。”从最初的担心疑虑,到最后自信满满,徐庄镇彭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昂感慨良多。彭庄村成立了梅花山土地合作社,理顺集体土地合同32份,1560亩集体土地全部承包给旅游开发公司,山上遍植果树,修建盘山公路,还建设了玻璃吊桥,先后举办四届省级自行车公开赛。去年,仅靠村集体收入的30余万元钱,为5个自然村安装400余盏路灯,家家都通上了自来水,每年为全村60岁以上的困难户发放福利10万余元。“村里有钱了,我们打算在村里建设养老院,60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来吃饭。”谈到下步发展,李昂很有信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7-08/199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