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防治倡导生物、物理防治先行,如灯光诱杀、性诱剂诱杀、天敌保护利用、蓖麻等诱集植物捕杀等措施,化学防治应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苗期重点防治蚜虫,当蚜株率达20%时,用10%吡虫啉4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喷雾,每亩药液用量40—50公斤;生长中期重点防治棉铃虫和蛴螬,棉铃虫防治可用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1.8%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4000倍液等喷雾,成虫可用性诱剂诱杀,幼虫防治优先选用棉铃虫核心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多杀菌素等生物制剂或者茚虫威、氯虫本甲酰胺等化学药剂;蛴螬防治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2.5公斤(或10%毒死蜱1.5公斤)加细沙土20公斤犁地时撒施或苗期中耕时撒施于植株主茎处,结荚期用40%辛硫磷乳剂或40%毒死蜱乳剂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药液灌墩。灯光诱杀蛴螬成虫效果较好,蛴螬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期,用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等,拌土撒施花生茎基部周围后浇水或抢在雨前撒施,或兑水喷淋茎基部,使药剂渗入土中根际周围。
适时机械收获,及时干燥储藏
大部分荚果饱满成熟时,抢晴好天气及时收获。可采取联合收获或分段收获。可根据气温许可和腾茬需求适当晚收,延长饱果充实时间,提高产量品质。
收获后应抓紧晾晒或烘干干燥,使荚果含水量尽快降到10%以下入库,控制贮藏温湿度条件,防治贮藏害虫,降低霉捂和黄曲霉毒素污染发生风险。为提高花生品质品相,要尽量做到分品种专收专储。
夏玉米
入夏以来,黄淮海地区雨水较往年偏少,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不足,不利于夏玉米播种和出苗。根据当前气候特点和夏玉米生产形势,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提出了黄淮海夏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科学选择优良品种,合理确定种植密度
黄淮南部地区,酌情选用耐高温品种。籽粒直收地区,选用熟期相对较早、抗倒性好、籽粒脱水快的品种。青贮玉米选用生育期适宜、优质专用品种或粮饲通用型品种。鲜食玉米选用丰产稳产、抗病抗逆的优质品种。
小麦收获后及时抢播。黄淮海中南部争取在6月15日前、北部在6月20日前完成播种。根据品种特性、生产条件等确定适宜种植密度。籽粒玉米一般亩保苗4500株左右,耐密品种和高产田可适当提高密度。青贮玉米一般亩保苗5000株左右,鲜食玉米一般亩保苗3000—3500株。
加强肥水运筹管理
按照用好地表水、浇好关键水的原则,播种前后可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酌情造墒或者浇好“蒙头水”,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应用测墒节灌、喷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前茬小麦秸秆还田地块以施氮肥为主,配合一定数量的钾肥,补施适量微肥。其中,1/3氮肥和全部钾肥、微肥在播种时进行侧深施,其余2/3氮肥于小喇叭口期前后机械开沟侧深施(深10厘米左右),提高肥效;花粒期可根据植株长势和需求适量补施氮肥。
加强监测预警防病虫
选用抗病虫玉米品种及高质量包衣种子基础上,加强病虫害动态监测和预报预警,采用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利用天敌、杀虫灯等),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当前,要特别做好草地贪夜蛾监测预报,及时进行成虫诱杀和幼虫防治。用药参考《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用药有关工作的通知》(农办农﹝2019﹞13号)。考虑到草地贪夜蛾昼伏夜出、隐蔽取食危害特性,要在清晨或者傍晚用药;注意喷施玉米心叶、穗部和叶片正反面。
适时晚收提产量
对于籽粒玉米,在不影响下茬小麦播期情况下,根据籽粒灌浆进程和籽粒乳线情况适期晚收,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收获时尽量使用机械收获,减少劳动力投入。收获后,及时晾晒或烘干,以防霉变,保证品质。鲜食玉米一般在授粉后20天左右进入适采期。专用青贮玉米最适收获期为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以籽粒乳线位置作为判别标准,乳线处于1/2至2/3时收获,收获后及时进行青贮加工。
夏大豆
根据黄淮海优质食用大豆的生产特点,充分考虑绿色生产和机械化作业要求,农业农村部大豆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2019年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因地制宜,精选良种
为满足国内食用大豆品质需求和全程机械化作业需要,应注重选择高产、高蛋白、加工品质好、抗逆性强且适合机械化收获的优质品种。黄淮南部地区热量条件较好,可选择生育期相对较长的品种,如中黄13、皖豆28、阜豆9号等;中部地区选择熟期相对适中的大豆品种,如齐黄34、冀豆17、中黄37等;北部地区热量少,建议选择生育期相对较短的品种,如冀豆12、沧豆10、邯豆7号等。鉴于去年大豆生长后期部分区域雨水较多,个别品种因感染拟茎点种腐病,造成种子芽率较差,自留种播种前应做好发芽试验。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6-25/199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