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逐梦巩留的青春承诺


  依照志愿张任飞应教生物,但由于高一没有生物,他被分配到了物理教学中,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挑战。张任飞说刚开始时上课时内心是充满紧张:“会在前一天晚上想很多,想第二天的课还有没有疏漏,想如果课堂上出现了怎样的突发状况,我要以怎么样的方法去应对。”

  刚开始张任飞总想把更多的知识教给同学,效果却不是很好。为什么会这样,主是要这里的孩子基础很薄。他及时做出了调整,做出最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和上课方案,并经常在午自习、晚自习给学生们补课,他带的两个班成绩有了很大改善,他也被学生评为“最活跃教师”。

  令张任飞最难忘的是去年寒假的临别之际,班里的哈萨克族女孩娜扎开提依依不舍地和他告别,并真诚地邀请张任飞去她的家里做客,她说:“老师,感谢您一学期辛苦的付出,您明年一定要来我家做客。”

  牛跃迪的父母都是大学教师,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她对教师这个行业倍感亲切。因为从初中以后,她最擅长的科目就是英语,所以她在这里教的科目也是英语,希望可以把她学生时代学好英语的成功经验,传授给这里的孩子们。

  阿依布塔在上高中前一点英语基础都没有,学习跟不上了。好在她愿意努力,也不想放弃,主动找牛跃迪帮她补课。牛跃迪让父母把她小时候学习英语的笔记资料都邮了过来,从头开始补。

  海拉提的英语底子也不好,根本写不出来成句的话,可是牛跃迪没有放弃他,领他到办公室背单词、翻译课文,后来他渐渐也主动起来,不需要老师再督促。他对牛跃迪说:“老师,英语还挺简单的嘛。”现在他已经可以写出一篇简单的英语作文,语法错误也越来越少,英语成绩也走在了班级前列。

  支教团的成绩得到校领导及老师们的肯定,巩留县高级中学党委副书记崔玉雄说他们表现出强烈的敬业精神,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组织严密。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期末考试、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中,支教团所教班级均成绩优异,在同等班级中名列前茅。

  教学相长,打开孩子梦想

  支教团刚到巩留时,因为教的是高一,有的年龄还比较大,他们比学生也大不了多少,一开始都不敢“暴露”自己是支教老师,害怕管不住学生。可是还是有几个孩子一下就认出了他们支教的身份,而且和他们有种自然的亲近。原来,这是第一批到巩留支教的南农学长学姐们在初中教过的学生。

  随着与同学们的交流越来越多,同学们有什么问题也愿意跟他们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支教团给同学们讲了很多大学的生活,给他们更多的给予精神上的扶贫支持。马燕同学家中较为贫困,平时上课积极,但她家里并不重视她的学习,父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她不要念了。但是她很想继续读书,所以每到考试之前就压力很大,害怕自己考不好父母以此为由不让她继续上学。

  牛跃迪开导她越是压力大越是要排除心里的杂念,老师和学校会给她做后盾,压力大的时候就来找老师聊一聊。高一上学期结束,她顺利考进了尖子班,“老师耐心地开导我,并且让我定下小目标,觉得大学离我也并不遥远,我开始对未来有了憧憬和向往。”马燕有了自己的小梦想,因为家里的亲人们总是身体不太好,希望能考上南京的医学类学校,学成以后也尽一尽孝心。

  一年支教生活让牛跃迪觉得自己成熟了很多:“支教一年,自教一生,在这里我看到了与众不同的风景,也体会到了从前体会不到的不同的人的人生。我想我以后会加倍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原来这样的机会是如此来之不易,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也是这样的一段经历,让我的人生更有厚度,青春更加精彩,是一段永远不会后悔的经历。”

  张任飞对支教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一年来每天和学生们朝夕相处,我真切感受到研究生支教团的价值:支教团成员的到来对于学生来说意义远远不止作为他们某一学科的老师,教会他们相关的知识,支教团更是国家对于偏远地区孩子关心照顾的践行者,也是孩子们了解外面更广阔世界的一个窗口。”

  负责支教团日常管理工作的巩留县团县委副书记田永春对支教团赞不绝口:“我们巩留县特别缺乏教师,支教团的成员年轻、素质高,学生也喜欢他们,教学成绩也好,支教工作干得非常好大家都挺满意。目前的支教队伍对我们来讲远远不够,希望上级部门能够多派这样的支教人员到巩留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学 相结合 办公室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