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非遗扶贫


非遗扶贫

  新疆新和县依其艾日克乡加依村民族乐器制作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民族乐器制作产业让非遗活态传承,使村民每年户均增收5000余元;抱着娃、绣着花、挣着钱,贵州省黔东南州的苗绣非遗传承人带领全州12.5万绣娘,把“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

  一个个鲜活案例表明“非遗扶贫”不是概念,而是贫困地区发展致富的新路,非遗可以带动村民增收、助力精准扶贫,文化可以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连续出台文件,大力推进文化扶贫,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并选取确定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等10个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可喜的是,四川、山东、湖南、贵州、甘肃等地一直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多典型经验。许多传统工艺企业、作坊、合作社主动招收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帮助贫困家庭脱贫增收。   ——编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