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秭归:组合拳“造血”扶贫


秭归:组合拳“造血”扶贫    农村新报讯 (通讯员赵媛媛)截至10月末,秭归农商行共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贷款101笔,金额585.3万元,助力101户贫困户脱贫;发放涉农企业及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扶贫贷款50笔,金额6491万元,带动3104人通过产业帮扶方式脱贫。日前,秭归农商行成为宜昌市“扶贫开发先进集体”,是宜昌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银行,这得益于该行打出了金融精准扶贫的组合拳。
    “订单农业”开启财富之门。梅家河乡京丈坪村贫困户宋某以种植红高粱为生。往年,每到高粱成熟季,山高路远罕有人来,只能贱价出售。今年初,老宋与秭源食品公司签订了种植协议,公司不仅免费提供种子和种植技术指导,还实行保护价回购。最近,老宋家的5亩红高粱卖了5000多元,增收近2000元。原来,秭归农商行与多家涉农企业开展了 “订单”精准扶贫工作。企业与贫困农户签订脐橙、红高粱、核桃、牲猪等农产品种养殖及回购协议,农商行根据订单量所需的流动资金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在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的同时助推农户脱贫致富。
    “家门口务工”开辟增收之路。九畹溪镇峡口村贫困户王某家庭负担重,但因妻子体弱多病无法出远门打工。九畹溪支行了解到王某家中实际情况后,迅速与支行支持的九畹丝绵茶业有限公司联系,让王某利用农闲时间在茶厂打工,仅茶叶采摘季节就实现务工收入4200元。今年来,秭归农商行与多家柑橘打蜡厂、茶厂、养殖场协调沟通,将因家庭原因不能外出务工,农闲时间又赋闲在家无收入贫困户就近介绍到企业务工,既帮助贫困户增收,又解决了打蜡厂、茶厂忙时用工荒的难题,实现企业与贫困户双赢。
    “融资融智”托起希望之光。44岁的寇某祖辈居住于水田坝乡马云村,身体力壮的他多次创业失败后,选择了发展养殖业。可是,一场猪瘟让他背负了20多万元的巨债。水田坝支行得知他的困境后,主动上门详细调查了解,研究出脱贫方案,为其发放10万元扶贫贷款发展牲猪养殖,增加母猪养殖,在仔猪繁殖和购买环节严格控制,并请乡畜牧站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自身防治疫情的能力。通过“融资融智”,寇某重燃“希望之光”,实现了小型养猪场良性运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高粱 核桃 品种 脐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