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天门鹅司令遭遇“甜蜜的烦恼”


天门鹅司令遭遇“甜蜜的烦恼”    农村新报讯 记者徐思弘

    天门鹅倌单打独斗十五年,维持小作坊运转。事业发展了,工业化生产线上了马,一天可加工万只鹅,流水线却面临“喂不饱”,请看——
    加工线“胃口”太大,养殖量跟不上
    “自从上了新的生产线,我心里是又喜又急!”近来,天门易之农合作社的老板熊新华体验了一番“甜蜜的烦恼”。
    几天前,广州的客户发来订单,订20万只全鹅,他却只敢接10万只的订单。“唉!因为养殖规模跟不上加工能力。”熊新华说。
    9月中旬,记者在皂市镇的屠宰加工生产车间看到,一溜浸烫、脱毛等工艺先进的流水线设备,运转不停。
    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主要供应市场的鹅有两种:一种是去头、翅、掌的三光鹅,另一种是只取肠、肫、心肝等内脏的全鹅。经过分割、冷冻等初加工环节,一只鹅的身价,从六七十元上涨到90至100元。
    2015年,易之农的年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销售种鹅3万只、孵化70万只鹅苗,年出栏60万只肉鹅,年屠宰肉鹅100万只。
    然而,这样的生产规模,仍然跟不上现代化生产线的“胃口”。
    “易之农的年销售量为70万只,而生产线的加工能力却有300万只。”熊新华挠挠头说。鹅的市场形势和市场前景均被看好,但加工能力上去了,却一时没有足够的鹅资源,看得见的钱赚不到,让熊新华有点急。
    两次扩张,产业规模逐渐壮大
    为扩大产业规模,熊新华的鹅产业经历了两次扩张。
    1997年至2011年,经过十四年积累,熊新华的鹅产业初具规模,具有20多万只孵化能力。
    这时,他下决心扩大产能,把周围农户带动起来共同致富。2011年,天门易之农合作社成立。在他的带动下,皂市镇、胡市镇、张港镇等地不少农户当起了鹅倌。皂市镇养殖基地的张亮跟着熊新华干了十年,每年出栏5万只成鹅,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目前合作社2万只以上的大户有10户。 (下转第4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积累 养殖基地 养殖大户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