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金融小网格,民生大舞台


金融小网格,民生大舞台——在监利农商行看金融网格化    农村新报讯 记者樊涛通讯员颜昌友胡刚

    万婆婆不走“冤枉路”

    【画面】
    “农商行开到了家门口,再也不用走十多公里的冤枉路去镇里取钱了!”监利县汴河镇剅口村,71岁的万婆婆说起去年来的变化,笑的合不拢嘴。
    万婆婆的儿子媳妇在外打工,她在家照顾孙女上学,每个月都能收到儿子寄来的生活费,自己还有农保补贴。以前,到镇上的农商行取钱是她每个月的“必修课”,如果遇不到农村客运车,她就得走十多公里的路。
    去年2月,监利农商行汴河镇剅口街自助银行开业,数百名乡亲前来参观,有人自发敲起锣鼓吹起唢呐。万婆婆也笑得格外开心,她再也不用辛苦跑到镇上去取钱了。
    【背景】
    汪桥镇莲台街、福田镇柳关街……一个个空白的金融服务网格被农商行填补,更多“贫瘠村”甚至“绝缘地”的老百姓开始享受普惠金融服务。
    “推进金融服务网格化,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这是我们的天然使命。”监利农商行董事长姚春明介绍,截至5月末,全县23个乡镇(农场)已经实现自助设备镇镇装、转账电话村村通、手机银行户户用。

    鱼苗迎来“救命粮”

    【画面】
    6月底,监利县程集镇杨泊村,数百亩波光粼粼的鱼塘旁,陈芝龙一边清理鱼塘里的网箱,一边抛洒饲料。看着从水面跃起的鱼苗日渐肥硕,他充满信心:“今年的销售额超过500万元没问题,利润应该有280万元!”
    杨泊村水域开阔且与长江相连,水质好、源头活。2008年,陈芝龙发起成立了先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今年初,又与镇政府续签了10年的渔场承包合同。他们一鼓作气,投放了10万尾青鱼和花鲢,还增加了鲈鱼网箱养殖。
    然而,问题来了,合作社因扩规不面临资金短缺。还没出产,鱼苗却断了“粮”,陈芝龙一伙人焦虑万分。
    “村里不是有个网格化工作站吗?”社员们把困难告诉了村里的网格员万大小。翌日,渔场就迎来了农商行的信贷经理——5人众筹,合计100万元的水产养殖贷款,7天内到位。万大小还全程帮助合作社办理抵押物评估手续、与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办理保险等。
    【背景】
    毛市镇的面点行业,汪桥镇的服装加工行业,龚场镇、网市镇的玻铝建材行业,三洲镇的水稻种植业……网格化金融服务助推着监利一格一品产业发展大格局的实现。
    目前,监利农商行33家经营网点已建成标准化网格工作站177个,对网格内各类经济主体累计建档48162份,对网格内村组、区域产业特点,运用账户流量贷、创业担保贷、商领通等适合经营发展需求的信贷产品近20个,发放各类贷款5781户,金额达35010万元。

    付立志修车脱贫

    【画面】
    付立志将一辆自行车横在修车架上,熟练地查看着轮胎是否破损,这是他今天修理的第五辆车了,他抬起头,对客户说道:“没什么大问题,补一下胎、上点油就行。”
    身材矮小,重度残疾,身无所长。土房破烂,田地荒废,孩子嗷嗷待哺……以前,说到付立志,三洲镇上的居民都对这个贫困户一声叹息。没有经济来源的他,快到中年才与一位同样残疾的女子成了家。随着儿子的降临,仅靠政府发放的残疾人补助,家庭实在难以为继。
    三年前的那天,农商行三洲支行几位客户经理的到来改变了他们一家的命运。
    “立志,我们有个客户在银行斜对面有个没派上用场的小门面,我们跟他商量低价租给你。你也没其他手艺,要不学修自行车,上手快。”
    “没钱开铺?没事,我们跟你搞一个3万块钱的扶贫贷。”
    扶志、扶能、扶业。如今,付立志的修车铺开得十分红火,他不仅将3万元的贷款还清,还在三洲支行存下了一点积蓄。
    【背景】
    “网格化建设让我们更加贴近民生,成为金融扶贫主力银行!”行长刘亚说,该行所有网格会定期对辖内贫困户进行摸底探访,跟踪服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青鱼 饲料 清理 水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