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稳定长江流域油菜产能 确保食用油供给安全


稳定长江流域油菜产能 确保食用油供给安全    农村新报讯 双低油菜产业关乎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然而,来自国内外的双重压力,让双低油菜产业陷入困境,急需国家出手 “拉一把”。 部分住鄂湘皖全国政协委员、部分住鄂人大代表力挺双低油菜,建议稳定长江流域油菜产能,确保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

    双低油菜浑身都是宝

    双低油菜为何成委员、代表关注的热点?源于它本身的特性和对国家食用油安全的重要性。
    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评价说,在所有植物油中,双低菜籽油是品质最好的食用油。究其原因,双低菜籽油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油酸含量高、营养保健成分齐全。美国FDA将其列为唯一有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大宗油料作物食用油产品。
    双低油菜除了能产好油,还是最为理想的轮作休耕作物。油菜不与粮争地,种植油菜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有机质、缓解草食动物冬春饲料缺口等。
    “油菜产业对维护我国食用油产业和生态产业安全具有特殊重要性。”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郭跃进表示。
    然而,纵观国内市场,大豆油、花生油、调和植物油等占据了主角。以2010年为例,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仅40%多一点,是自给率最低的农产品之一。
    世界油菜看中国,中国油菜看湖北。一个“看”字,代表的是一份责任与担当。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王红玲介绍,2011年起,我省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双低油菜开发,将中央下拨的油料大县奖励资金重点向“双低”油菜产业倾斜。双低油菜播种面积及油菜籽产量不断增长,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
    此外,我省选育推广的优质油菜品种、先进种植模式广推全国,不断刷新全国油菜的单产纪录,部分油菜品种含油量达50%以上,高出一般品种5~8个百分点,相当于每亩增油13%以上;开发出“双低”优质营养食用油,填补了我国双低菜籽油产业化的空白。

    效益下滑挫伤农民积极性

    湖北在努力,但越来越吃力。前所未有的挑战正在袭来,双低油菜发展形势十分严峻。
    近年来,油菜种植成本不断抬升。以我省为例,油菜亩平均生产成本从2004年的250.75元上涨至2014年的477.26元,上涨了90.3%。由于劳动力成本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长期性和不可逆性,我国油菜生产成本将长期高位运行。    与此同时,油菜籽收购价格遭遇“天花板”挤压。去年,各主产区菜籽收购价格大幅下跌,我省油菜籽价格从往年的2.55元/斤左右跌到1.7元/斤左右,油农普遍增产不增收,尤其是种植大户亏损严重,严重挫伤生产积极性。
    受伤的不仅仅是种植户,加工企业同样陷入困境。银行取消油菜籽政策性贷款,造成企业收购资金短缺,不能也不敢组织收购。加上国家不再补贴加工费用,进口菜油低价冲击下游市场,菜粕价格大幅下降,湖北、湖南、四川等地油脂加工企业均面临亏损,基本停止了菜籽加工。
    除了内忧,还有外患。受加拿大、巴西、印尼等国货币大幅贬值影响,国外大量低价转基因大豆、菜籽及棕榈油进入国内,去年我国油菜籽和菜籽油价格呈现单边下行趋势。我国油菜籽和菜籽油进口过度依赖加拿大,在上下游产业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受制于人。
    为此,郭跃进、王红玲等极力呼吁,大豆产业定价权已经丧失,油菜绝对不能成为“第二个大豆”。

    亟待稳定长江流域油菜产能

    “稳定长江流域油菜产能,确保食用油供给安全。”两会上,郭跃进、郑心穗、田玉科、茅永红、赵晓勇、马敏、陈平平、胡树华、黄巧云、李微微、伍跃时、田岚、王鹤龄等13位住鄂湘皖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
    郭跃进介绍,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生产主要区域,也是世界最大的油菜集中产业带,且具有全国领先的油菜科研实力。稳定长江流域油菜产能,对于有利有序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最大限度地争取市场主动权和确保国内产业安全,意义重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油菜 食用油 双低油菜 油菜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