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手机扫码需谨慎


手机扫码需谨慎    农村新报讯 近日,我一朋友见一商家“大吐血”“大甩卖”,想“粘一下光”,用手机扫了一下二维码,谁知时间不长,收到短信自已账户中的5000元被“扫”走了。伴随着移动支付成为“大众情人”,移动支付“神偷”扮成“白马王子”,潜入手机,不断让人“中枪落马”。锁住“神偷”的“黑手”成为当下移动支付安全问题的“七寸”。锁住“黑手”须多管齐下。
    一是防止进入“黑道”。远离手机病毒或者木马,不用手机随便扫描不明的未知二维码,不用手机进入未知的网址链接,不用手机在非安全绿色网站下载软件,视频,文件等。
    二是慎食“免费午餐”。在免费的公共WIFI环境下进行支付行为要谨慎,咖啡厅、餐厅等公共区域,最好不要使用公共WIFI进行支付,一些黑客往往喜欢潜伏于此,通过潜入安全性较低的公共无线网络来获取用户信息,即便你的支付信息是加密的,也有可能被手段高超的黑客破解,从而获得支付账户、卡号、密码等信息。
    三是提高“入侵难度”。手机安装一款公信度高的官方安全软件,防止恶意代码盗取用户信息。经常更改所使用的支付密码。加入“移动支付安全联合保护计划”,支付前创建支付保险箱,支付中防银行卡信息被盗,支付后提供手机防盗功能,防止手机丢失后账号密码被盗。双重身份验证,让“神偷”即便登录了支付账户,输入了密码,仍无法获得验证码。如果手机内置指纹传感器、同时支付应用又支持指纹验证的话,那么一定要开启这项功能;如果不支持,最起码要设置一个额外的锁屏密码;另外,查看手机的隐私设置,确保应用程序访问权限的合理性。
    四是操作不留“漏洞”。绑定各支付软件的银行卡不要预存过多的金额;不要轻信网上所谓 “房东”、“好友”借钱汇款信息,一定要在充分确认对方身份时,再进行转账;设置账户更改警报,支付服务都拥有一些账户改变警告的通知设定,比如改变密码、支付行为、绑定手机终端等,将这些服务都开启,通过短信、微信提醒服务,及时了解账户变化;如果使用手机支付应用购物,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信用卡绑定到支付应用中,而非借记卡,一般银行的信用卡都拥有补偿条例,如用户遭到盗刷时可补偿一定金额,但借记卡往往没有。(郧县农商行朱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毒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