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海带产业创新看官坞


    产品创新满足不同需求

    产品的创新是官坞海带发展壮大的强大活力,包括产品的品种和品质的创新。传统海带或盐渍、淡干后食用,或用作工业制碘,或用作饲料,加工粗糙、价值低廉。为延长海带产品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官坞村不断进行摸索,创新引进熟干海带、速食海带加工技术和工艺,开发出16种海带产品,有传统的海带丝、海带结,也有新开发的海带头、海带根、海带卷,还有方便携带的即食海带汤等;推介出16道海带美食宴,爆炒、凉拌、油炸、糖醋、水饺、海珍汤等;归纳出海带对人体的16种功效,降压、降糖、降脂等。官坞海带产品创新不仅体现在品种上,在品质上也十分注重消费者习惯,口感、色泽、品味都进行反复的试验,包装、保存、出行携带等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一包即食的海带,就如方便面一样方便食用,用开水冲开后,即可享用,可以是排骨味的,也可以是原味的,既方便,又美味。此外,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正在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研发海带饮料,与厦门水产学院合作研发海带洗面奶,与福州大学生物和医药技术研究院联合开展海藻酸钠提取项目。产品的不断创新,满足了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方便了海带产品的食用,提高了海带产品的认知度,增加了海带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延伸了企业产业链,增强了企业发展的潜力。

    市场创新挖掘更大潜力

    有了好的产品,还需要市场行销,市场创新使官坞海带发展有了无限潜力。官坞传统优势海带苗种深受养殖户欢迎,产品供不应求,但是,海带加工产品如何推向市场呢?官坞村不断谋求市场创新,调整营销方向,改变营销方式,充实营销队伍,很快就将产品推向市场。从行销市场上,将行销重点从工业制碘和鲍鱼、海参养殖饲料转向餐饮食品,包括超市、商场、网店、宾馆、酒店和旅游团队。从行销方式上,创办了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更带有文化色彩的海带美食节,今年3月1日至6月30日,在连江各大宾馆、饭店开展吃海带有奖活动,受到广大游客和消费者欢迎,取得了很到的宣传效果。

    机制创新释放发展活力

    为保障村办企业的发展活力,保障海带产品的质量,官坞不断创新经营机制,建立了企业股权激励机制,产地合作机制,企业农户合作经营机制,确保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股权机制上,早在1996年,官坞村就通过集体出资、个人集资的方式,登记成立了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实行集体股份制,由村集体占股30%,渔民占股70%,全村60%的村民成为公司股东,村民们利益共享、风险均摊,这让官坞在发展中激发出最强的合力,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在产地合作上,官坞与山东、大连等地形成了养殖销售的紧密合作,今年大连、山东地区海带获得丰收,由于产量大,销售有所受阻,官坞大量收购大连的养殖海带,用于精深加工,达到双赢目的。在经营体制上,实现“公司+合作社+渔户”的一体化经营模式,通过成立渔业养殖、渔机、水产品加工等3个农民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购入800多艘机动养殖船、21辆装运吊车、150多辆农用车和15条盐渍海带加工生产线,实行育苗、养殖、收购、加工一体化经营,形成规模效益,增加了渔民收入。

    文化创新塑造人文精神

    为打造“海带第一村”的品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官坞村正在进行文化创新发展。林哲龙介绍说“我们将整合现有资源,大力开发渔业产业体验游项目,让游客走进海带生产基地,体验海带生产的各个环节。”早在2006年,官坞村就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乡村”,辖区内有“状元及第”、“观音坐莲”等多处景点,官坞村计划未来5年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建设海鲜产品一条街,形成海鲜产品的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游艇码头、度假渔港,开通“游渔村、观海天、望马祖、赏岛礁”为主题的“官坞海上一日游”项目;建立全国首个村办海洋博物馆,展示我国东南沿海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史,祖先们垦海探险史,培植海洋生态美食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六项创新,六个动力,六种升级,官坞村正在创新中走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当前,我国渔业进入了转型发展、做大做强的现代化关键时期,传统的水产养殖品种都不同程度面临成本增加、销量下降、效益下滑问题,要实现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各级各地引领创新,激发创业。林哲龙的“海带经”就是一本很好的传统渔业“创新发展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海带 育苗 品种 海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