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海带产业创新看官坞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调研组

    位于福建省连江县黄岐半岛西南部的筱埕镇官坞村,是全国著名的渔村。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从一个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贫困渔村发展成为村社会总产值近6亿元,人均纯收入3.5万元的富裕村。回顾渔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委会书记、村办企业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哲龙介绍,这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得益于村里一直坚持勤劳创业、创新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官坞村将海带作为主导产业做精、做细、做大、做强,形成了从育苗、养殖、加工、出口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享有中国海带之乡的美誉。

    海带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主要盐干用作含碘的补充食材,70年代开始用于碘加工原料,90年代开始加工成盐渍海带结和海带丝食品,2005年后主要用于海参、鲍鱼的饲料,海带养殖面积也随之逐年扩大,产量逐年增加。近两年,受海参、鲍鱼等高端海水养殖萎缩的影响,海带作为饲料的需求量有所下降,产能也出现过剩,今年上半年,山东、辽宁等产区海带价格就出现大幅下滑。面对这种不利局面,官坞村又开始谋求转型发展,将目标市场瞄向餐桌,大力发展海带加工,开发了16种海带产品,尤其是速食海带产品,方便消费者携带和食用,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宣传口号:把海带回家。今年上半年村办企业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总产值达1703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由此,企业成功地实现了海带产业的转型升级,由过去以海带育苗、养殖为主业转向以育苗、加工为主业,由过去养殖市场转向餐食市场,将一根海带做成了一桌好菜。

    官坞村海带产业之所以在困境中取得如此的快速发展,正是因为其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实现了六个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创新链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

    良种创新创出“三高”特色

    海带育种是官坞海带产业发展的基石,为保持发展生命力,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一直注重良种的培育和创新。企业与中科院海洋所、国家海洋三所、大连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合作,于2000年开发出“连杂一号”耐高温海带苗种,于2008年开发出“连杂二号”高低温相结合海带苗种,近两年又开发出“连杂三号”早熟海带苗种。官坞海带新苗种,以杂交、选育、配子体克隆杂交优势利用为主,附以采用配子体克隆育苗技术、种海带室内度夏和育熟技术,缩短育苗时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高产、高优、高效特点,供应了辽宁、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8个省,出口日本、韩国、朝鲜3个国家,可供养殖面积20万亩,深受海带养殖者欢迎,原来不适合养殖的广东、广西等省也开始养殖官坞海带。高产:所产海带最宽1.5米,最长达8米,1条海带重量可达15斤重,平均亩产量达45吨,比传统品种产量增加1倍。官坞海带成了高产、高优、高效的代名词。高优:官坞海带是优质加工原料,在山东、大连鲜海带每吨价格400元左右,福建本地品种每吨600元左右,官坞海带每吨价格却能达到1000元左右。高效:官坞海带育苗时间从90天缩短到最短38天出苗,出苗水温从17℃~18℃提高到20℃~21℃,比传统海带更耐高温。由于在海带育苗方面的享誉,官坞村海带育苗场被农业部正式列为“国家级海带良种基地”。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壮大

    技术创新是官坞海带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除在海带育种上不断创新外,官坞海洋开发公司还不断改善海带养殖、加工工艺、优化作业过程,加强技术人才培养。一是从细节着手优化工艺,在育苗车间,企业的育苗塑料板和线绳都是经过多年的摸索进行专门定制,双层塑料板增加了育苗数量,特制的线绳既节约空间又保障孢子附着力。二是从环节入手优化养殖过程,官坞人还有一项自主创新技术“海带苗南苗北移再南植”,就是当年10月初,把经过10多天育苗的海带苗空运到青岛、大连等水温较低、适合生长的地方暂养20天左右,11月再空运回来后,7天即可播种、夹苗,次年3月就可以收成,比传统养殖提前了3个月。三是从合作入手优化技术水平,村里先后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院校开展合作,聘请10多位水产专家和教授担任顾问,高薪引进水产界高级工程师和技术员到公司任职,采用专家带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带一线工人的“传帮带”方式,不断提高企业员工整体技术素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海带 育苗 品种 海洋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