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看病难”影响农机化健康发展


“看病难”影响农机化健康发展    农村新报讯 记者肖敏

    网点少、条件差、设备老化、人才缺乏……作为农机化大省,湖北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30万台套,机总动力突破4000万千瓦,但“看病难”却成为农机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全省近80%的农机维修网点属无证经营,农机维修管理存在严重缺位现象,直接影响农机化健康发展。”上月,在天门召开的全省农机维修体系建设大会上,省农机局局长刘长华不惜自揭“家丑”,为农机维修敲响警钟。

    现状:荆楚农机遭遇“看病难”

    今年“三夏”期间,宜城市郑集镇农机修理部门前,堆满了故障农机,3名维修人员从早忙到晚,还是修不过来。
    “因为维修网点少,每到农忙时节,农机维修就成了大难题。我的拖拉机坏了,等了两天都没有排上号。”该镇机手陈师傅大倒苦水。
    为了摸清我省农机维修网点基本情况,今年5月,全省农机系统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调查摸底。结果显示,目前全省从事农机维修的各类网点共有3420个,比去年减少了1995个。
    “传统的小型焊补、小型机械维修网点发展困难,难以维持而歇业或者转行。”调查人员发现,这是网点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更让人揪心的是,全省“有证有照”的农机维修网点有433个,“有证无照”的281个,而“无证无照”达1052个,也就是说,达到有关标准资质的正规农机维修网点仅占总量的12.7%。
    此外,我省一、二、三级农机维修网点分布不合理,一、二级农机维修网点较少,三级网点未覆盖所有乡镇,山区维修网点数量严重不足;全省1692个综合维修点,二级维修点只有211个,一级维修点更好,仅有35个;而绝大多数网点属于三级和专项维修网点,主要从事一般性故障扰排除和局部性换件维修,大型高性能机具呈现维修难问题。

    难点:维修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中稻收割前几天,天门市建安农机维修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汪建安忙得团团转,每天维修保养10多台拖拉机和收割机。
    2009年,汪建安从在马路边“摆摊”修农机开始,发展到如今拥有5000多平米的维修车间,维修范围覆盖周边10多个乡镇。起初,合作社的五六个“土专家”无证作业,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18名农机修理工获得了维修资格证书,其中两人具有一级资质。
    除了维修网点偏少,汪建安认为,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滞后,阻碍了农机维修的发展。
    据介绍,全省农机维修从业人员1.75万人,其中持资格证的农机维修技术人员2963人,仅占16.9%。绝大多数修理工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而来,也有农机手自动向农机维修业转行,还有一部分纯粹是凭点滴经验摸索着修理。
    无形中,这就导致农机维修无规范、无质量标准、修后无监督等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高新农机具的普及使用,低水平的维修质量难以满足服务要求。
    目前,我省可开展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有13个。但今年上半年,全省开展农机修理工技能人才培训鉴定174人次,仅有荆门、鄂州、天门、京山、枣阳等10多个市县开展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全省还有一多半县市尚未开展此项工作。
    而近几年,全省参加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每年只有200多人,与江苏、山东等农机化强省年鉴定过万人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

    期待:健全农机维修网络体系

    “作为山区县,南漳的农机维修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省农机局局长刘长华介绍,南漳基本达到了检修不出户,小修不出村,大修不出镇,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农机“看病难”问题。
    目前,南漳建立起一支168人的农机维修专家队伍,在农时季节,固定专家维修队伍,公布服务热线电话,配备服务专用车辆,全天候服务农业生产。截至8月20日,该县组织检修各类农业机械6830台,其中联合收割机1290台,插秧机1231台,大中型拖拉机1495台,确保了全县农业机械完好率在97%以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拖拉机 农业机械 质量标准 联合收割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