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亳州市,不仅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还涌现出许多特色产业,淳朴的农民不断用勤劳和智慧探索着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带动着身边人走上创业致富路。该市涡阳县秀芹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尹秀芹就是其中一位。靠着几年的摸索,从事蚂蚱养殖的她,不仅实现了自家致富,还带领乡亲社员走上了致富路,大家靠着小蚂蚱在农村“蹦出”了大财富。
繁忙的每一天
涡阳县陈大镇韩楼村,这个距离307省道仅需要几分钟车程的村子,大片的蚂蚱养殖大棚格外显眼,大棚旁一处蚂蚱加工厂房正在进行施工。10分钟内,这些大棚和厂房的主人尹秀芹的手机响了三遍。
“喂,陈老板你好,你要的1200袋蚂蚱已经安排好了,明天就能发货。”“现在正是育苗的好时机,赶紧把养殖棚收拾好。”“加入我们合作社,养殖的蚂蚱全部包回收。”……尹秀芹几乎每天都要接到关于订货、咨询养殖技术、询问入社情况等的电话,一部很不起眼的手机,总是非常繁忙。
“还得催着工人抓紧建厂房,还要热情回答客户的问题,还要到大棚里察看蚂蚱苗怎么样,没办法,干俺这一行就是忙。”今年41岁的尹秀芹皮肤黝黑,说起话来总是面带笑容,显得热情而真诚。
自2011年合作社成立以来,秀芹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已经壮大到了460多个,养殖蚂蚱的大棚从原先的几十个增加到了现在的2000多个。尹秀芹给合作社定了一个“四包”政策——包教、包会、包养成功、包回收,就是秉承着这样的观念,尹秀芹的合作社越做越大。
苦日子也有甜
现在的尹秀芹一年可以挣到几十万元,每年合作社在她手上的流动资金有几百万元,带着村民致富的她可谓干劲十足。然而,对于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缺少资金、不懂技术的农村妇女来说,曾经的创业路异常艰难。
2008年之前,尹秀芹夫妇在外地打工,一次机缘凑巧,夫妻俩决定回到家乡,开创自己的事业。“以前我们夫妻俩是在无锡打工,跟老板一块到广东出差,在饭店偶然间吃到蚂蚱,看这个吃着怪好,当时问服务员这一盘蚂蚱多少钱,她讲200块钱一盘。”尹秀芹丈夫宋洪彪回忆说,当时他们就萌生了回家养蚂蚱的想法,随后便辞职开始考察市场。
信心十足的尹秀芹夫妇,在老家自己的田地里开始了蚂蚱养殖。然而由于对技术了解不足、草料没有保障、销售无门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两口子整整3年没有任何收益,夫妻俩外出打工攒下的十多万元积蓄也全部用光了。
“干一个事业要是失败了,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把失败的过程记住,下次就不会再失败了。只要用心,没有办不成的事。”性格倔强的尹秀芹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如何壮大蚂蚱养殖事业。首先,要确保好的饲料。于是,经过自己的探索和外出学习,她选定墨西哥玉米作为蚂蚱的主要饲料,在大棚旁全部种上玉米,确保了蚂蚱“有食吃”,这样蚂蚱才能个头大、产量高。其次,就是探索如何保存,确保成品蚂蚱在一段时间内不变质。经过不断地尝试,她发明了冷藏保鲜法,并获得了国家专利,不仅解决了蚂蚱的存放问题,初步加工、包装后的蚂蚱还便于长距离运输。
“这些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销路了。我们经常到农贸市场推广,与一些规模大的餐饮机构合作,如今长期的合作单位已有几十家,他们要货都是以吨为单位。”尹秀芹说。
深加工的新探索
不服输的尹秀芹靠着勤劳与智慧,终于在蚂蚱养殖上闯出了自己的新天地,她也被评为亳州市“十大巾帼创业带头人”,秀芹养殖专业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示范社、国家级示范社,合作社注册的“冬娜”品牌蚂蚱系列产品,多次亮相上海农交会、合肥农交会,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要想长远发展,必须进行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品品质,长期在市场上站稳脚。”尹秀芹说,合作社采取统一购草种、统一采购大棚设施、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养殖户所产蚂蚱,确保产品达到有机食品的标准。
今年年初,秀芹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标准化生产车间开始建设,目前已经基本建成,待设备运到后便可以进行试生产。“建成后,将生产蚂蚱酱、蚂蚱油、罐装蚂蚱,以及开袋即食的袋装蚂蚱等,继续在蚂蚱产品深加工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争取让产品的附加值更高,让养殖户的收益越来越好。”尹秀芹说。 安惠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5-09-06/191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