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怎么防才好 比给农民看


  本报记者 王瑜 吴砾星 杨娟

  8月上旬以来,湖南连续少雨天气,极有利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增殖危害。当前正值中稻腊熟、晚稻孕穗的生长关键期,病虫发生有多重?防控进展怎么样?近日,记者来到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实地探访中晚稻病虫发生及防控情况。

  田间对照——

  防治不防治产量差一半

  走进湘阴县鹤龙湖镇兴安村一块晚稻田,记者随手拔起两株晚稻,上面的稻飞虱数目竟然高达100头以上。“这就意味着百蔸虫量在5000头以上,为防治指标的5倍。”湖南省植保植检站站长欧高财拿起田间一个塑料盆指给记者看,除了稻飞虱,里面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密密麻麻一盆底。

  据悉,这块占地2.3亩的晚稻田是当地植保部门专门设立的不防治对照区。在早稻成熟期进行的田间调查结果显示,该田块纹枯病病蔸率100%,稻纵卷叶螟卷叶率6.8%,二化螟枯心率1.4%,百蔸飞虱11500头,实际亩产仅226公斤,和高效低毒农药应用区相比每亩减产257公斤,产量损失率高达53.2%。“晚稻损失会更高。”湖南省植保植检站防治科科长郑和斌告诉记者,目前,晚稻田间百蔸飞虱达到5100头,纹枯病病蔸率100%,稻纵卷叶螟卷叶率1.5%,预计晚稻产量损失在50%~70%。”

  与不防治对照区仅一畦之隔的5亩晚稻是农民自防区,完全由农户自行决策、自行防治。据悉,这块田在晚稻分蘖期和孕穗期,先后防治了2次,但大部分叶子边缘都已经泛黄干枯。“这是什么病?”面对记者的疑问,郑和斌解释说:“这是药害,是用药量太大引起的。由于早稻病虫防控压低了基数,我们示范田里晚稻仅在分蘖盛期打了1次药。”

  他带着记者穿过两块稻田,来到一片长势旺盛的稻田边。田边矗立的一块“高效低毒农药应用区”展示牌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用药品种: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苯甲·丙环唑。用药次数:一次。用药时间:8月18日。”

  3块相邻田块的对比,令记者直观而深切地感觉到:对于水稻病虫害来说,防与不防不一样,防得科学不科学也是大有差别。施药时间准不准,施用药量多与少,都会影响到病虫防治效果。

  绿色防控——

  用药次数少投入成本低

  在湘阴县鹤龙湖镇兴隆村的稻田里,差不多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带着“帽子”的绿色小盒,盒子里半满的水里漂着死去的虫蛾。小盒子灭虫的秘密在哪里?郑和斌从“帽子”中间取下一个纽扣状的东西介绍说,“这是装有二化螟性诱剂的诱芯,能吸引二化螟雄虫前来从而达到灭虫的目的。”

  性诱剂是水稻绿色防控的一项重要技术。目前,应用于水稻的绿色防控技术除了装有诱芯的诱捕器,还有频振式杀虫灯和高效低毒农药等。

  和传统防治方式相比,绿色防控的防治效果怎么样?成本有多高?立在田边的“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效果及效益”展示牌通过对比数据回答了记者的疑问。和农民自防区相比,绿色防控区早稻平均用药次数从3次降到了1次,投入成本从67元降至52元,亩均收入则从1178元增加到1352元;晚稻防控区已用药次数减少1次,投入成本减少8元,预计亩均收入能增加220元左右。

  “1个诱芯大约可辐射1亩稻田,一般使用时间约1个月,成本6元;而一套安放诱芯的诱捕器7元,可连续使用2年。除了药钱,绿色防控还节省了人力成本。”郑和斌说,“最关键的是要找到出口,各方才有效益和积极性。”

  绿色防控示范区建立以来,通过与湖南兴隆米业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绿色防控产品与市场有效对接的产业化推广模式,打造了“生态大米”、“绿色大米”的品牌形象。目前,示范区的稻谷每公斤收购价达到3.4~4元,而普通稻谷只有2.5~2.9元。实实在在的效益,调动了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目前,示范区辐射带动面积达到5万多亩。今年早稻收购中,兴隆米业共收购早稻原粮2900吨,加工绿色大米1800吨,按每公斤售价比普通大米提高1元计算,增加效益180万元。

  统防统治——

  每亩170元自己不操心

  病虫防治是水稻生产中技术要求最高、时间要求最紧的环节,然而当前农村中务农的多是老弱妇孺,培训起来难度大,防治起来也难以达到标准。“家里7亩水稻,自己背着小喷雾器至少要干2天。”湘阴县新泉镇杨红村农民胡正国告诉记者,“辛苦不说,每亩成本就要200多元,还怕买到假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晚稻 水稻 早稻 大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