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乡镇金融服务莫“扎堆”


  近年来,各地商业银行“下乡潮”再起,各行纷纷在经济发达乡镇设立网点。在城市中上演的“扎堆”现象,在农村再度上演,银行墙挨墙门对门,这对均衡“服务密度”、增加自身效益都是不利的。

  “服务密度”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从银行角度讲,一个网点能拥有的客户量,即“客户密度”;一个是从客户角度讲,多大的地域能拥有一个服务网点,即“地理密度”。农村现状,需要普惠式金融服务,需要增加“地理密度”,即要相对平均,扎堆现象不利于普惠式金融的形成,也不利于银行效益的提高。

  合理布局“服务密度”,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充分发挥现有网点资源。要关注乡镇热点区域、网点空白区域,结合各地撤乡并镇规划和实际经济状况,合理优化网点设置方案。再者要增设网点。众多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村庄,需要金融机构去“作画”,去创业。在扩大覆盖的基础上,还要积极提高乡镇网点的业务水平。要在扎实做好传统业务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动中间业务和新兴业务发展,把服务工作做实、做细、做全,让广大农民也能享受在城区网点一样的金融服务。

  此外,加强金融同业合作也十分重要。对一些乡镇,一些村,可能某个银行设了网点,某些银行没有设网点,通过开展业务合作,通过相关业务代理,“借体服务”、“借鸡下蛋”,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更好地服务农民,开拓乡村广阔市场。  

  朱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8-11/188023.html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