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山沟里的“摇钱树”


  陈圆 本报记者 李庆国

  时下,食杏季节已过,有一种香甜可口的山杏却使许多城里人难以忘怀。这种杏子一出现在超市或商场,很快就会被抢购一空,这就是近几年在北京地区有口皆碑的北寨红杏。

  近年来,部分地方的杏产业陷于同质化竞争泥潭,产自北京市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北寨村的北寨红杏却“一枝独秀”,成为市场的宠儿。南独乐河镇韩副镇长说:“今年北寨红杏更加受市民的欢迎,从本次采摘节长长的车龙和如织的人群,就能得到印证。据初步统计,自6月21日第十一届北寨红杏采摘节开幕以来,前来参观购买的市民,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三成,销售额增长了近四成。”

  环境优越品质优良

  为探访北寨红杏的成名之路,记者来到了北寨村。矗立在昌金路边的是“中国红杏第一村”寨门,彰显了北寨红杏的底气。据平谷区果品办主任李福芝介绍,北寨红杏具有八大特点,最为突出的有三点:一是味美汁多,酸甜可口,含糖量高达12%~16.5%;二是营养丰富,含有维生素C、胡萝卜素、蛋白质、钙、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三是耐储运,常温下可储存20天左右,即使长途运输也不会油皮。

  北寨红杏的优良品质缘于产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据平谷区的农业专家介绍,北寨三面环山的特性,营造了独特的小气候。该村丘陵连绵,气温适宜,空气湿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有效积累。由于该村位于峡谷口,土壤因冲积而成,为中性偏酸性的沙壤土质,含有较丰富的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有效性镁等元素,非常适合红杏的生长。

  百年耕耘产业腾飞

  除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外,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北寨红杏蜕变成“金凤凰”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北寨人近百年来的不懈努力。

  因地制宜,推进红杏标准化生产。北寨人深知,提高品质是增强竞争力的不二法门。为此,在区、镇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北寨积极推进标准化园区建设。该村成立了标准化基地建设办公室,建立标准化基地生产资料定点供应站,保证生产资料投入品的质量和标准,建了残枝处理填埋场,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生产操作规程、关键环节控制等措施,明确了各项具体工作的相关负责人,且全部上墙明示并存档。通过建设千亩红杏的标准化基地,严格实行标准化管理,带动了全村红杏产业的发展,切实改善了红杏的观感、质感和口感,较好地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

  夯实基础,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北京缺水,平谷的水资源同样受到季节性的影响。为此,北寨村利用峡谷的汇集作用,修建了蓄水6万多立方米的人工湖,以及总蓄水量870立方米的大小水窖21个,打岩心井6眼,铺设地埋管道4800米,配置了低变频管道供水系统,打造了旱涝保收的灌溉系统。同时,为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活功能化的要求,北寨村硬化道路20公里,修建星级水冲厕所3座,建设停车场5处,可以同时容纳600多辆车停放,为发展观光采摘奠定了基础。此外,该村还建设了面积1800平方米的北寨红杏研发中心,以及库容达17.5万公斤的保鲜冷库。

  立足科技,推动红杏产业提质升级。“北寨红杏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见证了北寨红杏发展历程的平谷区果品办李福芝主任如是说,并简要介绍了所采取的措施。首先是改良品种,提高品质。除了积极吸收利用研究成果以外,还从匈牙利、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果研所等多家单位,引进新的杏品种70多个,在试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筛选最符合本地的品种。其次是物理技术防治病虫,确保果品安全。早在2004年,北寨村就在主要红杏园区安装了频振杀虫灯25盏,每1000亩放糖醋盆2000个和性诱芯5000组,利用生物特性诱杀害虫。第三是改良土壤。经验表明,果园种草可以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因此,北寨于2004年开始推广果园种草,使用腐熟的生物菌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百年的坚持,北寨人终于将野生杏树改造成了“摇钱树”。据统计,2011年全村生产销售红杏达140万斤,销售总额840万元,户均收入2.9万元,人均收入1万余元。红杏已经成为北寨人名副其实的“钱袋子”,去年全村仅杏一项收入在6万元以上的户就有30户,单户收入最多的达到12万元。

  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红杏带来了诸多荣誉。早在1982年,北寨红杏就被北京市果品鉴定协会确定为“名、特、优”农产品。目前,北寨红杏还被国内权威的果树专家单崇辉教授,编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果树技术培训教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立方米 品种 果树 壤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