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曹慧
1新麦价格弱势平稳,收购量明显增加
自6月12日起,安徽、江苏、湖北、河南、山东及河北全省或部分地区先后启动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预案启动后,新麦市场价格并未出现较快上涨态势,而是在最低收购价水平上下浮动。据农业部监测,7月的前三周,白麦、红麦、混合麦国有企业收购平均价为每百斤(下同)101.8元、99.22元、100.88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1.32%、1.89%和1.76%;个体粮商收购平均价为99.97元、96.98元、98.39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下跌0.13%、0.05%和0.2%。
相对于去年的完全市场化收购,今年由于启动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全社会收购进度快于去年,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数量增加较为明显。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7月20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新疆等11个小麦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2年新产小麦366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17.1万吨。
2三大因素致麦价弱势平稳
冬小麦“九连丰”,供给充足。今年冬小麦产量实现了“九连增”。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2995万吨,比2011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其中冬小麦产量11430万吨,比上年增加334万吨,增长3%。夏粮总产量超过1997年12768万吨的历史最好水平。冬小麦的连续丰收,使得市场供应得到充分保证,为稳定价格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元收购主体收购谨慎。今年新麦上市时,社会各类收购主体观望情绪浓厚。托市预案启动后,粮食购销企业市场性收购意愿仍不强,入市比较谨慎。主要原因一是今年各地参与收购的主要是当地的储备粮轮换企业、承担最低收购价收购任务的企业以及饲料加工企业,外地企业进入主产区采购和委托代收代储的业务较少;二是当前正处于高温季节,面粉消费进入淡季;三是江苏、安徽、河南南部部分地区小麦受赤霉病影响,质量下降。
农民售粮积极性好于往年。前两年新麦上市时价格高开高走,农民对后期粮价的期望值较高,惜售心理较强,而各类市场主体的收购意愿较强,形成较为明显的“卖方市场”。而今年新麦开秤后,价格较为平稳,加上同期陈麦市场弱势也较为明显,农民觉得捂粮惜售并不划算。因此,一些地区农民自己到收购点售粮的明显增多,售粮积极性比往年高。而同期各类收购主体采购积极性却不如往年,“买方市场”氛围较为浓厚,对新麦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3后期市场推涨因素较多
托市收购库点增加,新麦收购量将进一步提升。为方便农民售粮,近日江苏、安徽两省2012年最低收购价小麦第三批委托收储库点获批。收购网点的增加,必将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民就近卖粮,预计近期新麦收购量将会进一步提升。小麦玉米差价扩大,带动小麦饲用需求量增加
替代玉米饲料用量增加或支撑小麦价格。由于国内小麦与玉米比价持续倒挂,2011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饲料企业采购小麦替代玉米的数量不断扩大,且替代技术也逐步成熟。在今年的夏粮收购市场上,饲料企业的活跃程度也远高于面粉加工企业。笔者在山东枣庄市调研发现,当地有两个中等饲料加工企业,月收购小麦2万吨,收购价格在1.01~1.02元/斤之间,收购等级质量在730~760克/升。小麦饲料用量的增加,将对小麦价格形成有力支撑,并成为后期推动麦价上涨的主要动力。
农民种植成本上升,抬高小麦价格底部。由于人工、化肥和农药等费用增加,尽管今年小麦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都有所增加,但农民种粮收益与上年大体相当,部分地区还有所下降。据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全省每亩小麦的平均生产成本为539.4元,比去年增长6.6%;每亩小麦的净收益是314元,同比增长14.9%。虽然今年种植小麦收益有所增加,但实际上这个收益是严重缩水的。因为河南小麦亩产比上年提高5.8公斤,每公斤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又增加了0.16元,今年每亩小麦收入应增加74.2元。而由于小麦种植成本较上年增加33.5元,致使每亩小麦的收益增加额仅剩40.7元,有45%的收益被增加的生产成本所抵消。
国际小麦价格大幅上涨,提升国内价格预期。6月中旬以来,美国干旱影响范围持续扩大。同时,受欧盟、黑海等地区天气干旱引发小麦减产的影响,国际机构不断下调全球小麦产量的预期。自6月下旬开始,国际小麦价格开始迅速上涨。国际价格的大幅上涨,可能会提升国内市场主体对小麦尤其是优质麦价格的心理预期。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7-31/187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