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重庆柑橘的现代产业化之路


    本报记者 刘艳涛

    从有着千年柑橘种植史、盛产红橘的万州,到半城山水满城橘、盛产晚熟柑橘的忠县,再到有着“中国橘都”美誉、盛产脐橙的奉节——辗转于高峡平湖的重庆三峡库区,记者看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看到了库区农民的坚韧和智慧。

    初夏本是柑橘无果季节,但在重庆你会看到黄灿灿的柑橘挂满枝头,这里有亚洲最大的晚熟柑橘基地;这里是全国首个柑橘非疫区;当外地很多加工企业都在大量进口浓缩果汁时,在重庆你却能喝到国内第一家现摘、现榨、100%纯天然鲜榨NFC橙汁,这里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橙汁加工基地。

    综合产值超百亿元、相关从业人员近百万、库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主要来源于此,柑橘产业对重庆到底意味着什么?记者深入重庆三峡库区,探访一棵小小的柑橘树如何承载库区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希望,如何承载农业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

    柑橘是库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重庆万州区境内,沿长江逆流而上,你会被两岸郁郁葱葱的红橘林所陶醉,待红橘成熟期,蓝天、碧水伴着成片红橘,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卷,富起来的橘农更为这画卷带来生机和活力。然而,数年前,面对1/5的三峡百万移民安置任务,万州人可没这么轻松。

    库区人口密集,人口基数是同类山地丘陵地区的四倍,移民人均耕地只有0.58亩,且土壤贫瘠,不太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大量精壮劳动力外流,农业空虚化问题尤为严重。

    万州区长岭镇村民黄佐翠是百万移民大军中的一员。“土地那么少,种什么也养活不了一大家人啊。很多人外出打工,很多地都荒了。”黄佐翠说。

    傲然屹立的三峡大坝所引发的巨大社会变迁,绝不亚于三峡自然景观的沧海桑田。农村移民安置、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三大历史重任是当时库区最大难题。正所谓“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农业空虚化成为库区农村产业发展不可逾越的鸿沟。”重庆市农委主任夏祖相说,库区农民增收致富耽误不得,这关系库区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同时,在发展中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严峻的生态问题。

    随着中央及地方大量政策资金投入,库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以生猪规模养殖粪污、农业生产施用化肥农药以及秸秆弃用为主体的面源污染,已成为三峡库区环境严重的污染源,直接危及我国长江战略水资源安全。

    百万移民决不是百万人口的简单重组。如何选择产业方向,如何突破“三农”发展中的一系列障碍,解决一系列矛盾,是重庆库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抉择。

    “没有哪一种作物能够像柑橘那样与库区的科学发展相契合。”重庆市农委副主任张洪松说,柑橘具有显著的生态保护功能,可以绿化库区;柑橘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可以促移民增收;柑橘产业本身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长江上中游河谷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得重庆库区成为我国柑橘最适宜生长的地区之一。

    市场更是重庆库区选择柑橘产业不可或缺的因素。柑橘是全球第一大水果和第一大国际贸易水果。我国是第一大柑橘产地。近年来,美国、巴西等柑橘主要生产国受飓风、低温冻害、疫病、劳力成本上升等影响,面积、产量下降,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加快。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关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明显。重庆柑橘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重庆考察时指示:“把库区柑橘规划好,做成大产业。”同年5月16日,《农业部关于扶持重庆三峡库区柑橘产业的报告》获批。重庆市农委从产业规划入手,主持重庆市重大决策研究课题《柑橘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重大软科学《柑橘产业经济研究》课题,为产业发展定向导航。柑橘被重庆市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优势农作物,重庆要打造中国柑橘第一品牌。

    自此,重庆柑橘产业步上快车道。2007年,我国水果行业首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柑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渝建设;2008年国际柑橘学大会和国际柑橘苗木大会在渝成功召开;2011年重庆市政府将柑橘发展纳入绿化长江重庆行动建设项目,计划三年整合23亿元,发展柑橘100万亩;重庆为柑橘产业融资担保已达30亿元以上,每年带动社会资本4亿元以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柑橘 品种 病毒 育苗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