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丰收时节


    麦收流水线—6月1日,湖北省襄阳市峪山镇的农民看到哗哗流淌的麦粒,喜不自禁。

    本报记者 徐华 摄

    机器显威力—6月7日,安徽省萧县杨楼镇的金牛农机合作社的农机手们在抢收小麦。

    本报记者 张建堂 摄

    新田园牧歌—5月27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梅庄村的梅德国老汉与女儿拉着收完的小麦回家。

    本报记者 徐华 摄

    三代齐上阵—6月9日安徽省泗县草庙镇通海村簸姚庄的姬兴虎(左三)一家收装晒干的小麦。

    本报记者 张建堂 摄

    粒粒皆辛苦—6月7日,安徽省萧县杨楼镇董庄村的李令报细数自家麦田的穗粒数,满意的笑了。

    本报记者 张建堂 摄

    丰收的喜悦—6月13日,河北省安新县大王镇小王营村,收获后的农民脸上写满了笑容。

    本报记者 张建堂 摄

    本报记者 余向东

    “暖风吹,艳阳照,田野滚麦浪。河南河北谷穗金黄,山东山西小麦熟了。平原沃野,夏粮增产真不少;丘陵高岗,五谷杂粮逞英豪。开动了农机收割,堆满了粮仓谷垛,笑了农民,笑了乡村,笑了山川,笑了全中国。”

    热气滚滚的麦收时节,让人想起奔腾的黄河,想起《黄河大合唱》中“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激越旋律,填词咏唱,以抒情怀。从长江到长城,从黄海东海到秦岭陇原;4亿亩小麦,20天时间,上百万麦客;颗粒归仓农时急,排山倒海如卷席。这是政策、科技、农机与土地的大合奏,是各级政府聚精会神、倾心勤力、扎实工作的强劲音符,是农业系统和相关部门、以及亿万农民同心同德所谱写出的“三夏”乐章。

    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全国夏粮再获大丰收。大中国的红六月,传递着振奋人心的喜讯,奏响了海陆空立体大合唱。在皖北偏僻的村落,晒谷场上,一位老农抓起一把饱满的麦粒自言自语:“等英雄们归来,我请他们喝暖胃润肺的面汤。”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平原 丘陵 粮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