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本报记者 常怀深 何红卫

    鄂南有个“中国楠竹第一村”——双丘。

    双丘有个带领乡亲踏上绿色发展之路的当家人——罗太平。

    双丘村2004年由四村合一而成,是赤壁市第一大村。

    近日,一条蜿蜒的水泥山路,穿过苍翠的山林竹海,把记者带到了风光旖旎的双丘村:在群山环抱中,一排排整洁的三层小楼,错落有致;一条条平坦的街道,绿荫守护;一座座蓝白相间的厂房,人影幢幢。一幅新农村的美好画卷不断地在记者眼前展开、延伸……

    一阵和风拂面,带来串串竹涛林海的耳语,仿佛在向记者述说着一段山民与命运抗争的传奇。

    以前,这里是贫穷落后的代称,交通闭塞,负债累累,有民谚道:“双丘路不通,藏在大山中,想要走出来,要练脚板功。男人娶媳难,女儿嫁外冲。”如今,双丘村却顶起富裕文明的桂冠,“宛如镶嵌在鄂南山地的一颗耀眼明珠”,相继获得“魅力村落”、“百镇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贺国强在听取双丘村经验汇报后批示:“双丘村是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好典型,应总结推广。”

    没有向国家伸手,他们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让小山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劳动模范、村党总支书记罗太平说:“我们紧紧抓住了发展集体经济这个牛鼻子。”

    2004年,双丘村由原双丘、东塘、五家岭、郭家贩四村合并而成。当时这里交通十分闭塞,村民进出只能翻山越岭,物资流通全靠肩挑背扛,村民务农所得收入也很难维持日常生活开支。新组建的村集体还负债66万元。原双丘村党支部书记罗太平临危受命,担任了新双丘村党总支书记。他庄严承诺,“敢叫山村变新村。”罗太平带领党总支一班人开展了深入调研,达成共识。大家认为,原双丘村靠地下的煤炭、水中的河沙开发打下了一定基础,但这种发展难以持续。按有关方面估算的煤炭储量,以现有开采量最多只能开采20年,而河沙有限,河沙厂也不能长久办下去。怎么办?

    他们把目光从地下、水中转到了山上,瞄准了浑身是宝的楠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过去,双丘山上多栽杉树,可十几年几十年不成材。村委会认真比较分析后“顶住压力”,果断决定改栽杉树为栽楠竹。一方面,采用集体和村民共同出资合股的方式开发6000亩林场。另一方面,改造荒山,发动全村群众引进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合力改造了2800亩荒山,变成一片竹海,建成收入稳定持久的“绿色银行”。

    竹子长成了,但由于交通不方便,一根竹子背下山运到市场能卖8元钱,而砍伐费和运费就要三四元,几乎占到一半的成本。村集体投资上百万元资金修了一条条“通山通林”公路,让所有的山有公路上去,让所有的林有公路出来,让砍竹成本降到一元多钱。老百姓砍竹成本大幅下降,种竹积极性高涨。

    光靠卖竹子收入有限。罗太平五赴浙江,请来浙江老板在村里办起了楠竹加工厂。村里还鼓励村民创业,办起拉丝厂,又建成鄂南最大的楠竹加工基地“楠竹工业园”,设有竹地板生产线、竹笋装罐生产线、竹条拉丝厂等,生产竹地板、竹压布、竹凉席等产品。

    双丘村现有9家竹木加工企业,日产废竹屑80余吨。为处理这些竹屑,村里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挖坑填埋。现在,村里引资建起秸秆气化公司,采取生物质干馏热解生产工艺,日产生物质燃气1000立方米、竹炭3吨、竹焦油和竹醋液各0.7吨,市值1.5万元,废竹屑成了香饽饽。在双丘人不懈地探索下,一个绿色环保的循环经济模式正在形成。

    现在的双丘村,从楠竹的种植、初加工、深加工再到废料加工,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村民们销售楠竹,年收入3000多万元;企业加工竹产品,收入超过7500万元;全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为了增加村民就业机会,该村通过村办企业转移剩余劳动力800余人,月平均工资达到1500~2000元,为村民致富增收提供了渠道。

    双丘村踏上快速发展的坦途,全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800万元;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1700元,增加到6000多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新农村建设 五家岭 可持续发展 总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