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念好互利共赢的“山海经”


    本报记者 蔡茂楷

    山清水秀的福建,有两张闪亮的名片,一是山海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3.1%,全国第一,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全国第二。二是生态环境优越,是全国唯一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均为优的省份。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做足农业产业化文章,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福建的大课题。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借鉴工业化理念。”今年1月9日,福建省省长苏树林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扶持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以工业理念抓农业产业化,跳出农业发展农业,在这一思路统领下,近年来,福建从财政贴息、金融信贷、科技创新、品牌创建、上市融资、用地用电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扶持措施,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2011年,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突破1万家,达10500家,其中龙头企业3741家,年销售收入2731亿元;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增收298亿元;各类产业化组织从业人数达134万人。

    培育龙头,使之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主体

    八马茶业公司是福建几个顶级茶叶品牌企业之一,建立了3万多亩茶基地,2011年带动8000多户茶农增收,连锁店达800多家,位居全国茶行业第二位。谈及公司的快速发展,总经理王文礼坚定地认为:“离不开政府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大力扶持。”

    把龙头企业作为突破点,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出台措施支持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在优势产区建立区域性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特别是在金融信贷方面,仅2009~2010年间的“政企银”合作活动,金融机构在“建原料基地、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技术改造、建立研发和检测中心”四个方面就发放贷款160亿元,并整合专项资金2.14亿元,对贷款予以部分贴息。

    此外,福建还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上市等方式,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2007~2009年,省政府连续3年开展了“福建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评选活动,共评出65家金奖企业,每家给予100万元奖励,共计奖励6500万元。从2010年起,省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上年度获得国家级品牌的农业企业予以一次性奖励30万元。

    在一系列优惠政策培育下,农业产业化组织成为福建现代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供应、农业投入的重要主体。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有53家,超30亿元的有6家,厦门银鹭集团年销售收入超过90亿元。龙头企业提供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占农产品市场供应量的1/3,占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的2/3以上。 

    全省规模以上生猪生产企业年出栏生猪958万头,占全省生猪出栏总量的56%以上。2011年,全省各类龙头企业对农产品原料基地投入12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91亿元。

    科技助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超大集团是福建响当当的龙头企业,2011年,品牌价值达123亿元。超大成为中国农业行业最具增值潜力的企业品牌之一,得益于其人才和科技创新优势。100多位专家构成的智囊团、高科技示范园、博士后工作站、主持和参与国家“863计划”等等科技要素,使超大牢牢占据了企业发展的领先位置。

    不论是工业,还是农业,科技始终是第一生产力,为使龙头企业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福建大力引导龙头企业与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姻,把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和龙头企业的资金优势结合起来,联合开展科研攻关。仅2008-2010年,就征集科研院校农业技术供给590个、龙头企业技术需求710个,并成功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校开展技术项目合作185个,合同投资金额35.8亿元。

    提升科技背后是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2011年,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投入科研经费超10亿元,其中投入超500万元的有128家。建立研发机构264个,有156家企业和科研部门开展合作,全年开发新产品513个,申请国家专利246个。

    科技的第一要素是人才,不论是从外面引进人才,还是在内部培养和培训人才,福建都出台了相关政策。2011年,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建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9个,拥有专职研究人员7503名,其中有高、中级职称的3642人。龙头企业每年还投入培训经费3.4亿元,采取专题讲座、印发资料、现场指导等形式,强化对基地农户培训,提高基地农民素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产业化 农民增收 农业现代化 农产品加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